首页 . 理学 . 科学技术史 . 农学史 . 〔农书〕 . 〔世界农书〕

《合理农业原理》

条目作者董恺忱沈志忠
条目作者董恺忱

董恺忱

沈志忠

沈志忠

最后更新 2024-12-04
浏览 133
最后更新 2024-12-04
浏览 133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近代农学理论的开创性著作之一,近代农学奠基人A.D.泰厄(Albrecht Daniel Thaer,1752~1828)著。

原语种名称
Grundsätze der Rationellen Landwirtschaft
著者
A.D.泰厄

泰厄原在格丁根大学学医,曾任宫廷侍医,随后兴趣转向农业,购置土地业余兼营农业,并先后参加过一些农业学术团体。1804年在梅克林筹建普鲁士第一所农业学校并承担教学任务,1810~1819年兼任柏林大学教授,此外还积极参与农业改革的社会活动。该书是1809~1812年在柏林分四册陆续出版的,于1822、1837及1874年重印过。1880年G.克拉夫特(G.Kraft)等编辑发行1100页的一卷本。作者生前曾于1815年精选该书前两章(240页)以《一般农业经济学纲要》书名出版。公认它体现了全书的精华,作者也自认为是他众多著作中最为出色的一本。

该书共六章,即:①基础理论书;②经济学,有关组织管理方面的知识;③农学,主要是关于土地成分的知识;④农业,涉及肥料、耕作、农具、垦殖、排水、灌溉等方面的知识;⑤植物生产,讨论各种作物栽培技术;⑥畜产,特别是有关牛、马、羊、猪的饲养繁育技术。

书中强调,合理的农业不仅在方法上要采用实验手段,在内容上也要吸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成果。作者认为自然科学的合理性(高产、稳产)和经济学上的合理性(最大盈利)可以协调而不矛盾。作者认为合理的农业就是“一个营利性的活动。它是通过植物性和动物性的物质生产(通常包括加工)来产生利润,或是以取得货币为目的,这个利润如能保持连续的高水平,就说明这个目的的愈益完善。所谓完全的农业就是具备尽可能持续的保持高额利润,并能适应外界情况而善于应付的经营”。作者认为合理农业的具体形式就是已在英国盛行的四圃轮栽式农业。因为它不仅符合科学原理,而且收益也是最大的,所以在德国当时的农业变革过程中,就应该以之取代三圃制农业。书中说明农学应该借助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学科体系,还具体指出作为农业的辅助学科(即基础学科)的有物理学、化学、植物生理学、植物学及动物学、数学,特别是应用数学也是十分重要的。此外,还应了解有关政治、法律及经济、商业方面的知识。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