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学 . 电气工程 . 电机 . 〔一般内容〕 . 〔其他电机〕 . 无铁心电机

电机共振点

/motor resonance point/
条目作者王凯

王凯

最后更新 2022-12-23
浏览 158
最后更新 2022-12-23
浏览 158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电机运行时,当机械部分的固有谐振频率与电机的工作频率相等时,所产生共振的点。

英文名称
motor resonance point
所属学科
电气工程

通常电机厂家在生产设计时考虑了规避共振点,电机空载时不会产生共振。作为传动系统的一部分,电机轴接上负载后,整个传动链上的共振点就不再是原先电机声场设计时规避的共振点,共振点发生偏移。当电机负载运行在共振点时,电机声音异常、径向振值偏大,此时电机频率为某一频段,运行频率超出此频段,振值偏小。若电机长期反复运行在共振点,将严重影响安全运行。

中国对电子元器件共振点的处理可归纳为3种情况:①在共振点进行强度或耐久性振动试验,振动次数不少于107次。②在共振点进行可靠性振动试验,振动次数为106次。③在共振点进行性能检查试验,一般不规定振动次数而规定振动时间,有的规定10分钟,有的规定30分钟等。

国际标准中对共振点的处理通常是和强度试验、耐久性试验结合在一起进行的,一般较为严格。如英国“电子设备的实验方法DEF-5011”中规定在共振点振动144小时;美国“空用及其有关设备环境试验的通用规格MIL-E-5272”中规定在共振的条件下沿着三个相互垂直轴的每轴一次振动4小时,总计12小时等。世界各国对共振的考核虽有差异,但都立足于可靠耐用。

通过修改产品结构、材料和工艺方法使得电机及其零部件的固有频率远离实际使用频程来消除或转移共振频率点。为了提高产品的耐振指标,即使损失一些其他的技术指标也是合算的。对于其固有频率无法避开使用频程的产品,则必须承受大于107次的考验以保证产品在特定条件下长期可靠地工作(不允许出现瞬时失灵)。对用于一般飞机上的装在减振装置上的电机,则从可靠性的观点出发,以使工艺缺陷得到充分暴露。当有共振时,强度试验在各振点进行大于106次是可以保证使用的,原因是106这个次数已接近疲劳曲线的转折点。事实证明,产品的失灵或工艺缺陷一般在较短时间中就能暴露,诸如定子内环氧树脂掉渣、固紧件应力过分集中引起断裂、轴向间隙不合理地增大、螺钉松动、接触电阻增大或出现接触不可靠等。

有多个共振点的电机应进行仔细的分析,选取共振程度最严重的与实际使用频率最接近的个数不大于四的共振点作为考核点,处理方法与一个共振点相同。若共振发生在转子、电刷等主要组件上时,由于这些主要件的共振将使电机结构参数不稳定,同样也使电气参效不稳定或失灵的概率大大增加,所以原则上不应该有共振的新产品轻易转入设计定型,而应该尽力改变设计和工艺,从根本上消除共振点,因从设计上消除共振点是最经济和最可靠的方法。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