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在纽约出版。书中确定了小群体的定义,提出了群体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以及描述了小群体的相关概念,如活动、情感、规范、方向、频率等。
作者受美国社会学家、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T.帕森斯和美国社会学家、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R.K.默顿的影响,基本上采用功能分析方法。书中主要分析了5个调查报告,即美国管理学者、人际关系理论创始人之一F.J.勒特利斯贝格尔(Fritz Jules Roethlisberger,1898~1974)等人的《管理与工人》、美国社会学家W.F.怀特的《街角社会》、英国人类学家R.W.弗斯(Raymond William Firth,1901~2002)的《我们是提克皮亚岛人》、社会学家D.L.哈奇的《一个农村社区结构的变化》、美国人类学家C.M.阿伦斯伯格(Conrad Maynadier Arensberg,1910~1997)等人的《在一个工业公司中的干劲测量》,并力图对这5个个案研究提出描述性总结,把内部系统因素与命题相结合,把上一项研究作为下一项研究的来源,把下一项研究作为上一项研究的印证,从而创造出一系列概括、描述不同类型群体间合成、活动、互动和情绪的内部系统的方式。书中指出,人类文明的存在,就必须在构成社会以及社会的主要方向的群体之间关系中维持某些小群体自身的特征。作者通过大量经验材料描述了群体的合成和分解过程,揭示了构成各种社会组织模式的基础——小群体合成的交换过程。
该书对社会学的小群体研究具有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