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语言文字 . 历史语言学及语言接触(含历史比较语言学) . 语言接触 . 接触型语言演变

语言消亡

/language death/
条目作者潘秋平

潘秋平

最后更新 2024-12-04
浏览 216
最后更新 2024-12-04
浏览 216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当一种语言失去了所有的使用者时,它就面临消亡的命运。

英文名称
language death
所属学科
语言文字

根据相关学者的调查研究,人类语言大约有6000到7000种,96%的人类语言使用者仅占全世界人口的4%,由此可推知这些语言各自的使用者在人数上并不庞大,预计50%的人类语言的使用者将逐步减少,而在21世纪末,90%的人类语言将完全消亡。

语言消亡的原因众多,归结起来有两大方面。第一,若某个语言的所有使用者都死亡,该语言也会随之消亡。饥荒、旱灾、传染病、战争等都是可能造成人们死亡、进而使语言消亡的重要因素。第二,人们虽还活着,可是语言也可能照样消亡。这与人们的性命无关,而是因为文化因素促使语言消亡。当一种文化和另外一种强势文化接触并出现“文化同化”的现象时,人们将采用新的文化习俗而失去自己的特征。一般来说,这个过程有三个阶段:首先,人们受到巨大的压力,被迫使用强势语言。其次,逐渐出现双语现象,人们虽掌握新的语言,但也保留第一语言的能力。这种双语现象持续的时间并不长,旧的语言通常很容易被新的语言取代。最后,年轻一代逐渐掌握新的语言,并认为新的语言更能够满足他们需要,逐渐认为旧的语言越来越没有实用价值。语言消亡的现象值得重视,除了因每一个语言都有助于对人类语言的共性和个性的探索,还在于语言是历史、文化和知识的储存库,也和身份认同密切相关。

  • CRYSTAL D.Language Death.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