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语言文字 . 历史语言学及语言接触(含历史比较语言学) . 语言接触 . 接触型语言演变 . 借用

语言借用

/borrowing/
条目作者何彦诚

何彦诚

最后更新 2024-12-04
浏览 223
最后更新 2024-12-04
浏览 223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一种语言或方言将另一种语言或方言的语言成分移植过来并将其变成自身一部分的过程。

英文名称
borrowing
所属学科
语言文字

语言借用是语言演变的外部原因之一,是语言接触或融合过程中产生的。借用的存在意味着当两种语言接触时供语与受语的使用者中至少有一部分人在一定程度上掌握这两种语言,存在双语现象。

借用最容易发生于词汇层面。借用的词即借词,其产生主要出于需要和声望。当一些新事物或新概念自外引进时,人们就需要新词汇来表达。最经济的办法就是直接借用供语里现有的相关词汇。这些词汇多为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词汇,如汉语“坦克”“沙发”等借自英语,“伏特加”“喀秋莎”等借自俄语,“菩萨”借自梵语,“寿司”借自日语等。出于心理等原因,使用外来词会让身份与众不同,这是因身份或声望而产生借词,而非出于表达新概念的需要。例如,汉语里已有固有词“再见”“回见”等,但如今年轻人却多用英源借词“拜拜”,是出于身份或声望需要。英语中本有pig flesh“猪肉”和cow flesh“牛肉”等词语,但在诺曼大公统治英格兰期间,又借用了法语的pork和beef等大量的菜肴词汇,因为法语在当时拥有更高的地位和声望,这些词是当时所谓的上流社会的语言。

受语通常面临一个如何使借来的词适应自身系统的问题。两大基本策略是调适和照搬。在第一种策略下,受语会通过改变借词的语音、形态、句法或意义模式以符合自身的结构,又称本土化、自然化。如汉语词末不允许有辅音丛而英语允许,汉语调适的办法通常是在辅音之间或之后增加元音,如英语的tank“坦克”、Karst“喀斯特”等词借入汉语时,普通话发音分别为tǎn kè、kā sī tè。照搬则完全保留借词原来的特征而不加改变。一定程度的照搬通常会给受语带来新的成分或特征,进而使其自身系统发生改变。

语言间的借用是普遍现象,范围很广,不仅仅限于将词汇项从一种语言借入另一种语言。只要接触条件合适,任何能识别的语言成分或特征都可以从一种语言借入另一种语言,并成为其自身之一部分,包括语音、音系规则、语法语素、句法模式、语义关系、篇章策略等。

哪些语言成分或特征容易借用,哪些难借用,哪些先借用,哪些后借用,这其中会呈现出不同的借用等级。如词汇较结构先借用,科技文化等非基本词汇较身体部位、自然环境、天气、低位数词等基本词汇先借用,名词较动词等其他词类易借用,实词先于语法词借用等。

借用等级与接触强度密切关联。不同的借用等级可以从不同的接触强度得到预测。最基本的预测是:词汇先于结构被借用;在偶然接触情形下,只有非基本词汇可被借用;随着接触强度的增加,借用的特征种类会依据语言自身相对的借用难易程度而相应增加,直到最后语言结构的所有层面都会被借用。

受语言自身和态度等诸多社会因素影响,这些借用共性可能会有例外或反例,特别是当接触中的两种语言在语言类型上很相似、类型距离很小时,这些借用等级的预测性可能会失效。另外,对于借用等级的适用情形,不同的学者观点不同,如S.G.托马森等学者主张只适合于借用这种不涉及不完善学习的语言干扰类型,不适合转用引发的干扰这种涉及不完善学习的干扰类型,而相当一部分学者却对是否涉及不完善学习不加区分。

  • CAMPBELL L.Historical Linguistics (3rd edition).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13.
  • CAMPBELL L, MIXCO M J.A Glossary of Historical Linguistics.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7.
  • THOMASON S G.Language Contact.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1.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