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于日本、印度、马来西亚、红海和中国的东海南部和南海海域。东海主要分布在鱼山渔场、温台渔场、舟外渔场和闽东渔场水深60~120米海域。
假长缝拟对虾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动物亚门(Crustacea)软甲纲(Malacostraca)真软甲亚纲(Eumalacostraca)十足目(Decapoda)枝腮亚目(Dendrobranchiata)对虾科(Penaeoidea)拟对虾属(Parapenaeus)一种。俗称白葱、白丁虾、剑虾、外海滑皮虾。
- 英文名称
- Eastern Neptune shrimp
- 拉丁文名称
- Parapenaeus fissuroides
- 俗称
- 白葱、白丁虾、剑虾、外海滑皮虾
- 门
- 节肢动物门
- 亚门
- 甲壳动物亚门
- 纲
- 软甲纲
- 亚纲
- 真软甲亚纲
- 目
- 十足目
- 亚目
- 枝腮亚目
- 科
- 对虾科
- 属
- 拟对虾属
- 种
- 假长缝拟对虾
- 所属学科
- 渔业
体长60~100毫米,体重2~10克的中型虾类。甲壳薄而光滑。额角细长,末端尖细,微向上扬,齿式6~7/0,额角后脊延伸至头胸甲后缘。头胸甲具纵缝,自头胸甲前缘眼眶下方向后直伸至后缘。末节尾端侧缘具1对不动刺。体色浅黄色。雌虾个体大于雄虾。捕捞群体雌虾体长30~123毫米,优势组50~95毫米,平均体长71.0毫米,体重0.2~18.3克,优势组1~8克,平均体重4.1克。雄虾的体长30~100毫米,优势组50~85毫米,平均体长68.7毫米,体重0.2~9.5克,优势组1~6克,平均体重3.2克。
洄游和移动范围不大,随季节变化、台湾暖流水的进退,做南、北短距离移动。夏、秋季随台湾暖流向北推进,可分布到舟山渔场南部海域和江外渔场。冬、春季随着台湾暖流减弱、向南退缩。在南部的温台渔场和闽东渔场有密集分布,在台湾基隆一带海域也有分布,是该海域重要的经济种。周年都有摄食。摄食量较高。不同季节的摄食状况见表。假长缝拟对虾夏季生殖期间摄食减少,而越冬期摄食增加。假长缝拟对虾繁殖期在7~10月,高峰期在8月。雌性多于雄性,雌雄性比为1∶0.76。
季节 | 0级 | 1级 | 2级 | 3级 |
春 | 13.7 | 58.4 | 23.9 | 3.9 |
夏 | 20.9 | 52.9 | 19.6 | 6.7 |
秋 | 15.6 | 46.4 | 34.4 | 3.7 |
冬 | 9.7 | 61.5 | 26.5 | 2.3 |
假长缝拟对虾是东海外海和南部海域重要的捕捞对象之一。资源量为(1.5~2.5)万吨,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发的虾类资源。汛期在春夏季。假长缝拟对虾在东海外海和浙江中南部外侧海域分布密度较高,是拖虾作业中占虾类渔获比重最高的一种,达14.8%;也是水产企业加工冻虾仁的重要原料之一。
假长缝拟对虾的养护主要从两方面采取措施,即:①加强幼虾的保护。在拖虾汛期之前,幼虾加速生长阶段(4~5月),加强保护。②补充群体的资源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