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鱼类消化速率的方法较多,有:①饲养法。实验条件下,在实验鱼消化道的食物排空后再投喂食物,直至喂饱为止,然后定时取样、解剖,观察食物在鱼消化道内被消化的情况,并计算饱满指数直至实验鱼将食物再次排空为止,将饱满指数与时间进行相关分析。消化速率即为其饱满指数从最小到最大或从最大到最小的时间。在连续投喂的情况下,取两个相等饱满指数时间的1/2为消化速率。②野外调查法。从自然水体,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捕获一批同种鱼类,并假设这批鱼类具有大致相同的摄食节律。解剖其中部分个体,观察胃内食物的消化程度和充塞等级,将其余个体蓄养起来。以后,每隔一定时间,再取部分个体进行解剖观察,直到消化道中食物完全排空。最后,将消化等级和充塞等级与时间进行相关分析。有时,可在同一水体分别捕获数批鱼类,按此法重复验证。也可以在野外直接观察鱼类的摄食节律变化,定时(每隔2~4小时)采样,然后解剖并计算饱满指数,将饱满指数与时间进行相关分析。③染色法。投喂被染色食物,记录实验鱼从饱食到排空的时间,即得消化速率。此法多用于无胃仔鱼消化速率的研究。④X射线法。将注射有硫酸钡的饵料强迫试验鱼吃进,然后用X射线的影像监察饵料由摄取到排空的时间。此法常用于凶猛鱼类。⑤同位素法。将预先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饵料喂饲试验鱼,然后用同位素监察仪重复测定放射性物质在试验鱼体内辐射性变化,来推定食物消化时间。在养殖生产实践中,饲养法和染色法较为简单、有效。
影响鱼类消化速率的因子较多,主要与鱼的种类、水温、鱼体规格、鱼体状况、食物类型和投喂方式等相关。在适温范围内,鱼类的消化速率与水温成正比。鱼体规格和状况不同,食物排空时间也不一样。例如:鱼体规格与食物排空时间呈负相关;若鱼的摄食强度高,则食量大,所需消化时间即长;鱼在饥饿条件下会加快其消化速率。另外,食物的大小、种类、软硬、成分(如脂肪含量)、质量等,对鱼类的消化速率也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