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发指出现具有商业捕捞价值的鱼类集群(含某时,或某段时间,或某地)。一般,鱼汛期间会有渔发,但也有不出现的情况。鱼汛一般是指捕鱼的季节。
首页
[{"ID":42424,"Name":"农学"},{"ID":72095,"Name":"渔业"},{"ID":72361,"Name":"渔业资源"},{"ID":72443,"Name":"渔情预报"},{"ID":72447,"Name":"渔期预报"}]
. 农学 . 渔业 . 渔业资源 . 渔情预报 . 渔期预报渔期预报
/fishing season forecast/
最后更新 2024-12-05
浏览 148次
对渔发或鱼汛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进行预测的活动。可为渔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 英文名称
- fishing season forecast
- 所属学科
- 渔业
鱼类集群及中心渔场形成与水温等水文条件密切相关,其渔获群体组成也是鱼汛所处阶段的重要指标。影响鱼类行动的生物性和非生物性指标可作为预报的指标,一些比较重要的指标有性成熟、群体组成、水温、盐度、水系、风、低气压、降水量、饵料生物等。因不同捕捞对象,以及同一捕捞对象在不同生活阶段具有不同的生活习性而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所采用的预报指标也不同。通常通过收集整理海况、气象、生物学等环境因子,产量的多年资料及历年鱼类生物学资料,找出捕捞对象各生活阶段集群时的最适环境条件及其变化规律,以确定应选择的预报指标。
渔期一般可根据渔场发展的前后(时期)分为初汛、旺汛和末汛。同时根据捕捞季节的不同,可分为春汛、夏汛、秋汛和冬汛等。根据捕捞对象的不同,也可分为大黄鱼汛、带鱼汛、墨鱼汛和对虾汛等。同时,也可以综合加以命名,如舟山带鱼冬汛等。鱼汛期的长短,不仅取决于鱼类(或其他经济水产动物)的生物学特性,而且还与渔场的地理位置、年度的变化及海洋环境条件的变化等有关。有些年份鱼汛旺发期提早或推迟,有些年份鱼汛期持续很长,有些年份却很短甚至不明显。因此,准确地掌握好鱼汛期是渔业生产取得高产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渔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条件。
根据渔期预报的应用手段和方法,可分为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专家智能方法和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的综合分析方法等。例如,韦晟(1988)根据鱼汛期间的水文、饵料生物环境的变化与蓝点马鲛行动分布特性间的关系,预测蓝点马鲛渔期迟早、长短,提出鱼汛初期、盛期、后期的阶段性渔情预报及短期渔情预报。
扩展阅读
- 陈新军.渔业资源与渔场学.北京:海洋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