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学 . 渔业 . 渔业资源 . 渔业生物学基础 . 鱼类摄食

鱼类摄食

/fish feeding/
条目作者张波

张波

最后更新 2024-12-05
浏览 240
最后更新 2024-12-05
浏览 240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鱼类主动摄取外界食物的过程。是鱼类的基本生命特征之一。

英文名称
fish feeding
所属学科
渔业

截至2021年,国际上有关鱼类摄食的研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对一些数量多、分布广且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鱼种都已有过深入、细致地研究,也开展过很多专门针对海洋鱼类摄食研究的海上调查。如1981年由国际海洋考察理事会(ICES)在北海开展了由欧洲7个国家共同参与的大规模调查取样,1991年又开展了第二次取样。两次大规模的调查取样获得大量的鱼类胃含物样品,为研究北海鱼类摄食生态和食物网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中国鱼类摄食较系统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后来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等一系列科研项目的资助下,对中国近海生态系统200多种鱼类的摄食进行了研究,为研究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对近海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与反馈机制,探讨近海生态系统可持续产出与适应性管理提供基础资料。

鱼类摄食的食物范围较广,包括存在于水生生态系统中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虾蟹类、鱼类等。同时,鱼类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与自身摄食相适应的形态学特征。因此,根据摄食食物的种类组成、食物的性质、摄食方式等的差异可将鱼类摄食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伴随着鱼类的生长发育,摄食器官和营养需求发生的变化,鱼类摄食也随之发生改变。在食物丰富且稳定的环境中,食物竞争较小,鱼类摄食也相对较为稳定;而当食物贫乏,或食物来源发生巨大变化时,食物竞争就会加剧,对摄食食物范围较广的鱼类来说就能更好地适应环境。

研究鱼类摄食传统的经典方法是胃含物分析法,即通过对现场采集的鱼类个体胃内食物种类的鉴定和定量分析,了解其摄食的食物组成,评价其摄食习性,进而研究生态系统中生物间的食物关系和构建食物网。完整的食物个体可以通过目测或借助解剖镜和显微镜鉴定至种或属或科,但消化程度较大的饵料就给胃含物的分析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一些难以消化的部分,如鱼类的耳石等的鉴定对分析大有帮助,可以提高胃含物分析的准确性。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鱼类摄食的研究方法越来越无法满足海洋生态学发展的需要,稳定同位素分析法、脂肪酸指示物分析法、DNA分子标记等技术和方法也逐渐用于鱼类摄食研究。其中,稳定同位素作为一种天然示踪物,已广泛应用于动植物的生理生态研究中,在水生生态系统摄食生态的研究中也有大量的应用。其基本原理是由于捕食者的δ13C值与其摄食食物的含量非常接近,一个营养级的富集度通常小于1‰,可以为食物网食物来源提供信息;δ15N值在每一营养级之间逐层富集,可用作生物体营养级的指标。尽管稳定同位素分析法不能像胃含物分析方法一样提供摄食食物的种类和大小等信息,但能提供摄食食物长期、综合的信息,反映了捕食者实际同化的食物,而不是摄入多少食物;尤其对仔稚鱼,以及食物消化程度较大,空胃率高,或是获取样品有限的种类更有用。因此,稳定同位素分析法可以弥补传统摄食生态研究方法的一些不足。两种方法提供的信息相互弥补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鱼类摄食。

鱼类通过摄食获得物质和能量,以维持个体的存活、生长、发育和繁殖,以及种群的稳定和繁衍。鱼类摄食是鱼类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与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特性,除了与自身的形态结构、发育有关以外,还受栖息地、季节、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下,鱼类摄食又表现出巨大的可变性和复杂性。鱼类摄食包含鱼类摄食类型鱼类饵料组成鱼类饵料转换鱼类饵料选择指数鱼类摄食强度鱼类摄食节律鱼类消化速率鱼类饵料系数等内容。

食物联系是生物界种间关系的基本联系。通过食物联系,不仅使鱼类和群落各生物成员之间构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而且实现包括鱼类在内的整个群落以及群落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运转。因此,鱼类摄食的研究是渔业生态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是建立水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基础,对开发利用资源、了解水生生态系统动态变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鱼类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和吃的食物在生命活动中的分配,以及它们与影响因子相互关系都是鱼类摄食需要研究的内容。

  • 唐启升,等.中国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关键科学问题与研究发展战略.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 殷名称.鱼类生态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 孙儒泳.动物生态学原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