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要素包括年平均值或年总量、月平均值或月总量、绝对最高或最低的极端值等。常见的气候图为太阳辐射图、日照图、气压气流图、气温图、降水量与降水日数图、湿度图、风图、冰雹图、霜期图、农业界限温度图、物候图、气候区划图等,其编制以主要气象观测数据为资料。气候图表达的重点为气候系统各圈层的相互作用与气候成因机制、气候要素时空分布、区域气候特征、气候变化规律、气候变化影响、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气候灾害预防、人类对气候的影响和适应等方面。气候图的主要表示方法有等值线法、定点符号法、质底法、分区统计图法等,这些方法常组合编制成平面气候图、剖面气候图、单站点气候图等。
2000年以前,气象图与气候图区分不明显,也通称气象-气候图。随着气象与气候学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单纯表达大气系统气象要素(如风、雨、雪、霜、雷电等)的瞬时或短期特征的地图逐步从气候图中分离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图种——气象图。气候图更侧重表达整个地球和某一区域一段时期天气状况的区域性、整体性、综合性时空分布特点,侧重表达气候要素的时空变化(季际、年际、十年际、百年际)、气候系统(大气圈、水圈、冰雪圈、陆地表面和生物圈)之间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的各种物理、化学乃至生物过程的相互作用),以及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等内容。
中国气象出版社于1979年和1999年先后出版过两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