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茄烟劲头大,香气醇厚丰满,吃味香苦透甜,同时焦油和烟碱量少,对人体危害较普通卷烟小,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作物,雪茄烟种植要求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和质地疏松、有机质含量高、排水良好的土壤。世界优质雪茄烟产地主要是古巴、牙买加、多米尼加和印度尼西亚等太平洋岛国。
据资料介绍,100多年前中国就开始用本土烟叶生产雪茄。但是,中国生产的雪茄烟叶整体质量不高,具体表现为烟皮过薄、欠油润、韧性差、吃味平淡、燃烧性差。因此,改进雪茄烟种植技术对于提高中国产雪茄质量有重要意义。以下从作物生产的角度,对雪茄烟叶的特征、种植要求和加工技术进行介绍。
雪茄烟形态特征类似烤烟、白肋烟等主要烟草类型,但因栽培环境和生产措施(例如遮因与否)的不同而略有差异。
雪茄烟叶根据其在雪茄烟中的用途,可以分为茄衣、茄套、茄芯三种类型,以前也称作外包皮、内包皮和芯叶。茄衣(wrapper)是用于包裹雪茄的最外层烟叶。茄套(binder)是用于包裹和固定茄芯的烟叶。茄芯(filler)是雪茄中心填充的烟叶。
根据烟叶在烟株上的着生部位,以及烟叶调制发酵后所具有的质量特征,雪茄烟叶由上而下分为顶部叶、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和脚叶。①顶部叶。烟株顶部着生的2~4片叶。发育时间长,阳光直接照射,干物质积累多。相当于国外所命名的稀叶(medio tiempo),国外将之用于限量版雪茄。这种叶片需要特殊的发酵方法,口味独特,被定为香气浓度4级(Fortaleza 4)。②上部叶。烟株顶部叶以下的3~4片叶。叶片发育时间较长,接受阳光较充足,干物质积累较多,俗称上二棚。相当于国外所命名的浅叶(ligero leaf),作为高浓度口味的雪茄茄芯使用。这种叶片燃烧比较缓慢,用来增加雪茄的韧性,被定为香气浓度3级(Fortaleza 3)。③中部叶。烟株中间部位着生的4~6片叶。叶片发育时间较长,接受阳光较充足。相当于国外所命名的干叶(seco leaf),作为中等浓度口味的填料叶使用。它是最主要的提供香气的叶子,被归类为香气浓度2级(Fortaleza 2)。④下部叶。烟株脚叶向上3~4片叶,叶片发育时间较短,接受阳光较少,俗称下二棚。⑤脚叶。烟株最下部着生的3~4片叶,叶片发育时间短,接受阳光少。下部叶和脚叶相当于国外所命名的淡叶(volado leaf),作为口味清淡的填料叶和茄衣使用。它的可燃性非常宝贵,被归类为香气浓度1级(Fortaleza 1)。
烟叶类型
生产不同的雪茄烟烟叶(茄衣、茄套和茄芯)的适宜品种、栽培地区、种植技术、调制方法都不尽相同。茄衣是雪茄的外衣,除了对整支雪茄起保护作用和提升口味外,也起到美化雪茄的作用。同时,茄衣对雪茄烟支的燃烧速度有非常关键的影响。因此,茄衣烟叶质量的优劣,是衡量雪茄烟质量和档次的重要因素之一。优质茄衣烟叶要求叶片大小适中、叶型较宽、叶脉细而不突、叶片薄且完整度好、无斑点或孔洞、组织细密、颜色均匀一致、弹性好、拉力强、燃烧均匀,香气与吃味不能影响茄芯的香气和吃味。由于茄衣对质量的要求近似完美,其要求的生态条件好,生产技术高,生产过程复杂。中国国内规模化的优质茄衣生产几乎空白,雪茄工业企业对高端茄衣的需求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因此,以下重点介绍优质茄衣的生产要求。
适宜的生态产条件是生产优质雪茄烟叶的基础。茄衣对自然生态条件的要求苛刻,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光照、降水和土壤等要素都对茄衣生长和质量有明显影响。
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有利于茄衣烟株在大田快速生长,并培育出大、薄、均匀且没有突出叶脉的叶片。茄衣生长期内,外界平均温度不低于20℃,最高温度在25~35℃,平均相对湿度在70%~80%,能够很好地满足茄衣烟株的生长需要。温度过高或过低则会抑制叶片的生长,连续长时间湿度偏大则容易导致病害的发生,均不利于优质茄衣的生产。
烟草是喜光植物,但茄衣烟叶生长期间不能有强光直射。只有在云雾多、日照强度较弱的条件下,雪茄烟才能获得较好的茄衣品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是世界著名的茄衣产区,在烟叶生长的4~6月,平均有30%~40%的天是阴雨天。由于光照条件适宜,中部叶片和底部质量好的叶片可以选作茄衣。不少茄衣产区自然日照强度难以适应生产脉细片薄的茄衣,因此多采用遮阴栽培。
茄衣烟叶要求植株生长速度快,且连续不断地生长,因此,整个生育期不能有明显的干旱天气。理想的降水量是雨量中等且分布均匀。巴西的巴伊亚州烟区,在茄衣主要生长期的5~8月,降水量在95~137毫米,能够较好地满足茄衣生长的需要。很多地方由于降水量及时间分布无法完全满足茄衣的生长需要,因此需要配备有良好的灌溉条件和排水系统。
茄衣需要轻质土壤,要求土壤结构疏松,自然排水性能好。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东海岸茄衣产区、古巴比那尔德里奥省和美国康涅狄格州的茄衣产区的土壤均为砂壤土。除了土壤质地,土壤pH对茄衣质量形成也有重要影响。适宜茄衣生长的土壤pH应在5.5~6.0,过高的pH易导致根腐病的发生,pH过低会增加土壤中锰的溶解,容易造成锰中毒。
适于做雪茄原料的晾烟品种达数百种,但由于茄衣烟叶对质量的完美要求,世界上广泛种植的茄衣品种主要有以下5个大类,分别为:①康涅狄格品种,主要种植在美国康涅狄格州、古巴和厄瓜多尔等地。②康涅狄格阔叶型品种,如古巴种植的帕蒂多(Partido)品种。③Sumatra品种,主要种植在喀麦隆和中非。④苏门答腊品种,主要种植在印度尼西亚、巴西和墨西哥。⑤TBN品种,主要种植在印度尼西亚的东爪哇地区。
中国雪茄烟产区种植的主要是一些深色晾烟品种,即使生态条件适宜,严格采用生产茄衣的栽培和调制技术,也很难生产出高质量的茄衣。因此,必须加速引进国外和自主培育优良茄衣品种,才能提升中国的茄衣生产品质。
只有掌握好与生态条件、品种相配套的栽培技术,才能充分发挥产区生态优势和品种遗传潜力,生产出高质量的茄衣烟叶。
雪茄烟叶对氮素的吸收水平高于烤烟,而且氮素的供应要一直持续到采收阶段。中国海南等雪茄烟叶产区,氮用量一般为250~300千克/公顷,氮磷钾比例大体为1.2∶1∶1.8,但具体的施肥量要根据土壤分析结果而定。生产茄衣所需要使用较多的有机肥(饼肥)和适量的无机肥料。在施足基肥的情况下,注重追肥,结合产区特点,追肥2~3次。
茄衣种植密度稍大于茄芯,但由于品种不同,适宜的种植密度也不同。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的茄衣种植密度为30000株/公顷左右,美国康涅狄格州的茄衣种植密度为30000~32000株/公顷,中国海南省的茄衣生产行株距为110厘米×40厘米,即种植密度为22725株/公顷。
遮阴使雪茄烟株茎变细,叶片变薄。世界上多数茄衣产区为获得优质茄衣,大田均搭建遮阳网适度遮阴。遮阴栽培,能够降低到达地表的总辐射量,且使光线散射,从而使叶片得到更为均匀的光照,改善地表层的水分、气温,有利于形成高质量的茄衣烟叶。不同透光率的遮阳网对茄衣的生长、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等有重要影响,而不同茄衣产区的日照强度等自然生态条件也不同。生产上应先进行比较试验,以选择适合自己产区的特质的遮阳网。
茄衣相对烤烟或茄芯,对生产过程的控制要求更加严格细致。由于茄衣烟株较高,如果遇到大风降水天气,就会导致严重的倒伏,因此在不少产区,除了一般的田间管理外,有时茄衣烟叶还需要用细绳从烟株基部向上绕在其茎秆上,并系在上面的遮阳网上加以固定。
茄衣烟叶是否打顶取决于品种和客户的需求。如果遇到灾害性天气或其他原因导致烟株早花,为减小损失则需要低打顶,留一个壮芽培育生产出更多的叶片,然后再根据常规要求确定是否打顶。
雪茄烟苗移栽至大田两个月左右,底部叶开始透黄,主筋发亮,即可开始采收。一般由下至上逐层采收,每次采2~3片,每隔5天左右采一次。上部烟叶适当过熟采收。晴天早晨8点以后采收,雨天不得采收烟叶。进入晾房时,烟叶表面应无水珠、水渍。当日采收的烟叶必须当日晾完。下二棚、中部、上二棚优质烟叶稍微欠熟采收。叶片颜色为青中透黄,不宜呈现成熟斑,叶缘不得干枯。
采收时小心谨慎,不要损伤、划破、刺穿烟叶。茄衣茄套采用专用采集箱(或专用担架)运输烟叶。烟叶要片片叠放,且绝对平整不可折断,以确保烟叶完整度。采收的烟叶要及时运送至晾房,避免阳光照射。
采收的烟叶运输到晾房后,务必按照叶片长短、成熟度、完整度进行选胚,按照好中差进行编杆。做到烟叶不落地(编烟操作地面铺干净薄膜),保证烟叶干净。
茄芯烟叶杆绑晾制。一般一扣一片烟叶;若每扣两片烟叶(茄芯),则烟叶背靠背。茄衣茄套针绳穿主脉挂杆晾制,一扣一片烟叶。
杆间距和编烟叶密度不能过密,叶间距应保持3~5厘米左右。雨天晾制密度要稀(杆间距大于25厘米),晴天适当稍密(杆间距小于20厘米)。
雪茄烟晾制以湿度为中心,依据晾制工艺流程适时调整烟杆位置与距离,干筋后烟叶及时下杆。根据叶色的变化情况,雪茄烟的晾制过程可以分为萎蔫、变黄、变褐、干筋四个阶段。①萎蔫阶段。从开始阶段至叶片较嫩部分开始出现小卷筒,这个过程持续2~3天。②变黄阶段。应尽量使变黄期延长,以便烟叶完成必需的化学变化。此阶段需要高温和高湿(温度25~28℃,相对湿度80%左右)。如果烟叶干燥过快,须关闭一部分门窗来限制气流,同时紧缩烟杆之间的距离;若烟叶干燥过慢,宜打开门窗,加大烟杆之间的距离。烟叶干燥缓慢容易腐败变黑,干燥过快则会变成浅绿色或浅黄色。③变褐阶段。至变黄最后阶段,烟叶表面呈褐色,此时烟叶颜色受水分蒸发影响很大。蒸发较慢颜色会加深,蒸发较快颜色会变浅,甚至发黄。变褐期温湿度要求是温度28~30℃,相对湿度70%~75%。④干筋阶段。烟叶干筋期需要较高的温度和较低的相对湿度,一般温度要求35℃以上,相对湿度45%。
当晾房面积较大,或烟叶采收时间不一致时,可以充分利用晾房不同层间温湿度差(由下到上,温度逐渐升高,湿度逐渐降低)来晾制不同时间采收的烟叶。将采收的鲜叶挂在底层至二层,变黄至变褐阶段移至第三至第四层,干筋期移至第五至第六层,以利于烟叶有序脱水干燥,防止急干、青烟。
晾制过程中,烟叶不能暴露在烈日下,也不能淋雨受潮,晾制一定要到烟叶主筋完全干燥为止,整个调制一般要持续30~40天。
当烟叶主脉干燥后,应结束调制,将烟叶及时下架。晾制好的烟叶不宜长期挂在晾房内,否则烟叶(特别是叶尖)容易变霉。烟叶下杆前,为防止干燥烟叶太脆易碎,应在夜间打开晾房窗户并在晾房内放置一些湿木屑,使烟叶回潮,保持烟叶含水量在18%左右。下杆宜看天看时,一般宜在阴天早晨8点以后,雨天不宜下杆。茄芯下杆即可扎把。茄衣茄套是单叶晾制,下杆时准备适当的纸箱或皮烟筐,直接下杆平摊在纸箱或皮烟筐里,分级管理、收藏。
对烟叶进行简单分级,首先分部位,再分长短、颜色,以棕褐色为主色。收藏时按部位的烟叶分开保存,要烟叶湿度适中(18%)。用干净薄膜(稻草)铺底,将烟叶堆码成垛。高度一米以上,上部覆盖薄膜密封。严禁将烟叶保藏在污秽潮湿的地方。
发酵促进烟叶进一步醇化,使烟叶颜色更加均匀,并产生独特的风味和香气。雪茄烟发酵一般在配有人工温湿度调控系统的专门发酵室进行发酵,以确保整个发酵过程温湿度可控。
在进行堆码发酵前,要对烟叶进行水分调节,对于水分不足的烟叶进行加湿。加湿后茄芯以散叶或把烟(适度梳理)方式层层堆码,堆码高度1.8~2米。烟垛架在3米×4米(或4米×4米)的网状木条上,距地面约10厘米,置于发酵室中央,垛顶用塑料薄膜或粗麻布等遮盖。每个级别单独码堆。若某个级别烟叶不足,最低要求将茄芯、茄套和茄衣分开发酵。
烟叶堆码密封完成后,在堆垛内放置温湿度计。逐日测定温湿度,记录烟垛内的温湿度变化。当烟垛内温度达到预期值时立即进行翻垛。即将堆芯烟叶翻到外面,外面的烟叶翻到堆芯,底部的翻到顶部,顶部的转到底部。在翻垛过程中,轻轻抖动烟叶,让新鲜空气进入烟把,并释放一些水分,以调节烟垛温湿度,使发酵过程更加合理、更加迅速。整个发酵过程一般要翻堆三次。
当烟叶发酵完毕,水分达到16%~18%时,即可开始成件与装箱。芯叶成件与烤烟相同,50千克/件,用优质麻袋片包装,优质茄芯在麻袋片内层贴一层牛皮纸。茄套发酵完成要进行精选。被选出的颜色一致的茄套,装入纸质包装箱,25千克/箱,箱内垫层牛皮纸作内层包装纸。
手工制作雪茄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