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 . 中医药 . 〔病证〕 . ﹝小儿科病证〕 . 小儿脑性瘫痪

五软

/five weaknesses/
条目作者吴振起

吴振起

最后更新 2025-03-07
浏览 171
最后更新 2025-03-07
浏览 171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头项软、口软、手软、足软、肌肉软等小儿生长发育障碍病症。

英文名称
five weaknesses
所属学科
中医药

五软是小儿时期的虚弱病症之一,西医学的先天性遗传神经肌肉疾病、脑性瘫痪等疾病,可出现五软。早在明代时期《婴童百问·二十六问》提出“五软者,头软、项软、手软、脚软、肌肉软是也”,沿用至今。

病因多由父母体质素虚、精血不足,或母孕期间疾病缠绵,以致胎元失养、先天禀赋不足,或因生后调护失宜、气血虚弱所致。

病机主要有脾肾两虚、肝肾亏虚、气血两虚。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主肌肉及四肢,开窍于口,脾的功能健旺则肌肉丰满,四肢健壮,灵活有力。肾主骨生髓,通于脑,肾精充足,骨髓生化有源,则坚韧有力。肝藏血主筋,肝肾精血充足,筋骨得养,才能骨骼强健,运动才能灵活有力。

多由先天因素、产时因素以及后天抚育喂养因素所致。主要以头项软、口、手、足、肌肉部位软弱无力为特征。五软不一定全部出现,或见于局部。

主要分为三个证型:①脾肾两虚。头项软弱不能抬举,口软唇弛,吸吮咀嚼困难,手足弛缓无力,不能握举和站立,肌肉松软,失于弹性,发育较同龄正常儿童落后,精神萎靡,面色苍白,肢冷便溏,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治宜温补脾肾,方用补肾地黄丸合补中益气汤加减。②肝肾亏损。头项软弱,挺而不坚,口唇松软,舌舒缓动,手握无力,步行蹒跚,容易跌倒,肌肉萎缩,酸软无力,心烦不寐,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沉细数。治宜滋补肝肾,方用六味地黄丸加减。③气血两虚。肢体软弱,神情呆滞,智力迟钝,面色苍白,形瘦神疲,倦怠乏力,纳差便溏,舌淡苔薄白,脉弱无力。治宜益气养血,方用八珍汤加减。

针灸疗法:①体针,取大椎、安眠、哑门、陶道、百会、印堂、内关、合谷、足三里。每日1次。②耳针,心、肾、脾、脑干、皮质下,隔日1次。③穴位注射,足三里穴注射5%当归液。每次0.3~0.5毫升,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预防:①加强卫生宣教工作,普及妊娠期、哺乳期保健常识和育儿知识。②母孕期间应加强保护,避免一切有损胎儿发育的不利因素,如中毒、外伤等。婴儿出生后重在优育,注意合理营养,增强体质。

调护:①平时宜用按摩法以锻炼肌力。②加强营养,平时可食用芡实、山药,有补脾充肌功效。

  • 汪受传.中医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