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刘家庄商代晚期贮藏坑H25内。共293块,总重3404千克。除少数折断或弯曲外,多数保存完好。完整的铅锭略呈龟背形,前端宽,后端略窄,背部隆起,底部近平。长度10~70厘米。单块的重量超过5千克。最重者达到40千克以上。约1/5的铅锭在较宽一端开有直径约4厘米的圆孔。部分铅锭的背部或底部有间断的錾刻痕。铅锭内部呈现分层相带。不同相带含铜量不同。深灰色相带通常含铅75%~85%;灰白色相带含铅量达到90%~98%。
铅锭贮藏坑H25作圆形坑口,直径约1.8米。直壁平底。坑深1米。坑的周壁干净平整,明显经过修整。铅锭的摆放是先在坑底铺垫一层草编,再在草编上由外而内顺时针叠铺铅锭。各层铅锭之间不加垫隔。全部铅锭由下而上堆放18层。铅锭铺好后,贮藏坑被有意识用土封填。
铅是商王朝重要的生产资源。作为晚商都邑的殷墟已发现多处铸铜作坊,每年生产大量青铜器。但从未发现过存放铜锭或铅锭的贮藏。刘家庄H25坑形完整、贮藏量大,是有史以来商代金属原料的最大一次发现。按商代铜器含铅量20%计算,此批铜锭可以供给铸铜作坊生产近20吨铜器。此批铅锭的发现,对于研究商代青铜器的组织管理、原料来源、生产流程等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