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学 . 生物学 . 动物学 . 脊索动物门 . 脊椎动物亚门 . 硬骨鱼纲 . 硬骨鱼纲 . 鲤形目 . 刺鮈

刺􀅀

条目作者王春伶

王春伶

最后更新 2023-05-30
浏览 180
最后更新 2023-05-30
浏览 180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鲤形目鲤科刺􀅀属唯一种。又称金鱼。

拉丁文名称
Acanthogobio guentheri
又称
金鱼
鲤形目
鲤科
刺􀅀属
所属学科
生物学

中国特有种。仅分布于黄河水系上游。

体高而侧扁,头后背部显著隆起,直至背鳍起点,腹部圆,尾柄粗短。头短小,吻尖,呈锥形。口下位,呈弧形。唇无乳突,口角须一对。眼小,侧上位。体被圆鳞,中等大。侧线完全,平直。背鳍未根不分枝鳍条为1根光滑硬刺,端部柔软。胸鳍宽且长,末端几达腹鳍起点。尾鳍叉型。下咽齿主行侧扁,末端钩状,外行纤细。肠管长度几与体长相等。体背部呈褐色或淡褐色,背部正中有一条黑色条纹,体侧中袖之上方有一列黑色斑点。体灰色,背部灰黑,腹面灰白。背部正中具有浅黑色或有由黑点组成的条纹,体侧中轴上方有一列8~14个大黑斑(小个体显著),背侧上方靠近背中线处散布有零星的小黑点;背鳍和尾鳍呈灰黑色,并具黑色斑点,其他各鳍灰白色。

高山区温水性鱼类。多栖息于黄河上游干支流缓水中,营底栖生活,尤喜清澈水体。杂食性,以水蚯蚓、端足类和摇蚊幼虫为主要食物。每年5~6月在共和曲沟可见到大批产卵鱼,数量可观。小型鱼类,体重一般50克左右,体长在200毫米以下。

1970年前有一定数量,但随着有害捕鱼方法及鱼类栖息生活条件恶化,数量明显减少,已很难见到,需要尽快开展保护工作,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①加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尽快建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划界设立标牌、明确保护机构、落实保护措施、人员和经费等。②开展基础研究和增殖放流工作。开展基础生物学研究,同时还可以借鉴其他鱼类在繁殖生物学研究方面的经验,制定出增殖放流的可行性方案。

  • 汪松,解焱.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第2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 李柯懋,申志新,赵娟.刺鮈生物学特性和保护价值及建议.河北渔业,2013,(9):64-65.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