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学 .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 社会化 . 社会记忆

公正世界信念

/just-world hypothesis/
条目作者赵玉芳

赵玉芳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343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343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认为人们需要相信其所处的世界是一个公正有序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得其所应得,并且所得即应得的观点。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又称公正世界假说。

英文名称
just-world hypothesis
又称
公正世界假说
所属学科
心理学

美国心理学家M.J.勒纳研究了这种现象,最先提出了公正世界信念的概念。对公正世界信念的维度划分主要有3种观点:内在公正和终极公正;对公正世界的希望和对推行公正世界的自我效能感;个人公正世界信念和一般公正世界信念。

公正世界信念的测量一般采用实验和心理测量两种范式。以勒纳为代表的研究者使用实验范式,主要关注心理过程,认为正义动机是情绪性的,检验个体面对不公正威胁时的应对策略测量公正世界信念。美国心理学家Z.罗宾和L.A.佩普卢建立了第一个公正世界信念测量工具,该量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世界上许多事件是随机的、不公正的,人们的行为与其结果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面对这样的世界会使人们缺乏自信,丧失对世界的可控制感。因此,公正世界信念为个体提供了一种对世界的可控制感,从而使人们致力于长远的目标,并遵循社会规范行事,这对个体适应复杂的物理和社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公正世界信念具有适应作用,它鼓励人们以有意义的方式去解释世界,增加了个体对命运的控制感,能够起到缓冲消极情绪的作用,对心理健康具有积极影响。

  • 杜建政,祝振兵.公正世界信念:概念,测量及研究热点.心理科学进展,2007,15(2):373-378.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