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学 . 人居环境科学(建筑学 风景园林学 城乡规划学) . 风景园林学 . 风景园林史 . 外国风景园林史 . 日本园林

小石川后乐园

/Koishikawa Korakuen/
最后更新 2024-12-02
浏览 140
最后更新 2024-12-02
浏览 140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水户藩主宅邸庭园。位于日本东京都文京区、小石川台地边缘。

英文名称
Koishikawa Korakuen
地理位置
日本东京都文京区、小石川台地边缘

始建于1629年,面积超过7万平方米,是江户时期池泉回游样式的代表作之一。明代大儒朱舜水(朱之瑜)流亡日本后,三代水户藩主德川光国(Tokugawa Mitsukuni,1628~1700)将他奉为上宾,并请他担任庭园设计顾问,“后乐园”之名便是1668年出自他手。“后乐”取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与冈山的后乐园区分,明治以后此园被称为“小石川后乐园”。受朱舜水的影响,后乐园在缩景母题、建筑名称及桥梁样式[圆月桥(图1)]等处均体现了中国儒家传统的审美趣味。

图1 小石川后乐园内的圆月桥图1 小石川后乐园内的圆月桥

庭园以宽阔的湖面为中心,水源取自神田上水,湖中设置了象征蓬莱仙岛的中岛。湖的周边设计了多个相对独立的景区,其中既有象征日本的名胜木曾山、大堰川的区域,也有小庐山、西湖堤(图2)等代表着中国名胜风景的区域。缩景的手法除了按照实物的形态、比例的“写实性缩景”之外,亦可见象征性的缩景手法。此外,湖的北侧设置有水田、松原等景物,代表地方领主心系农业民生。沿起伏的园路漫步,可见象征山、河、湖、海及农家村庄的景致依次展开,在众多的大名庭园中也是难得的匠心独运。

图2 小石川后乐园内的西湖堤图2 小石川后乐园内的西湖堤

小石川后乐园在近代,由于地震等灾害和战争影响而多次受损,虽然中心湖区得以幸免于难,但庭园的2/3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修复重建工作一直持续进行。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