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300余平方米。庭园位于方丈建筑的南边,东面为玄关,南面和西面为土墙所围合。形成的长方形的空间,铺满了白沙,无草无木,沙海中有15块景石。使用的景石尺寸不大,造型质朴,一部背面有裂痕。但石庭的设计有一部分相当符合现代审美观。
1450年,细川胜元(Hosokawa Katsumoto,1430~1473)继承了德大寺家的山庄,将其改建为龙安寺,此后方丈在应仁之乱中被毁。再之后,细川胜元之子细川政元(Hosakawa Masamoto,1466~1507)于1499年在原址复建了龙安寺,并建造了石庭。亦有认为庭园建于江户初期的。1797年,方丈被烧毁,西源寺的本堂被完整地迁移至此,即为现存的方丈建筑。
龙安寺方丈庭园(见图)有洛北第一庭之美称,江户时代已得到极高评价。据《都林泉名胜图会》的解说,园林的整体造型与构图模拟了海岛意象,并与中国“虎引彪渡水”的典故有关。依据《东西历览》《龙安寺志》等史料和龙安寺现状来考察,有室町时代作庭说、江户初期作庭说、江户末期作庭说等众多说法;作者也有小太郎和清二郎(一起背刻于景石背面的人名)、金森宗和等说法,但每种推测都缺少决定性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