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学 . 考古学 . 夏商周考古 . 周边地区青铜文化 . 西南地区 . 石寨山文化

八塔台墓地

/Batatai Cemetery/
条目作者康利宏

康利宏

最后更新 2023-10-25
浏览 168
最后更新 2023-10-25
浏览 168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中国西南地区战国至东汉时期滇文化(见石寨山文化)墓地。

英文名称
Batatai Cemetery
所处时代
战国至东汉时期
所属文化
滇文化
位置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董家村东面缓坡地带
发现时间
20世纪70年代
第一次发掘时间
1977
保护等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公布时间
2006
批次
第六批

位于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董家村东面缓坡地带。由8个大小不等的椭圆形土堆构成,现存面积5000平方米。20世纪70年代发现,1977年、1978~1982年、2015~2016年7次发掘,揭露面积1270平方米。共发掘清理青铜时代墓葬691座,出土随葬器物1985件(套);元明时期火葬墓304座,出土随葬器物1200件。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墓葬以部族为单位进行埋葬,实行逐层埋葬,每个土堆内至少可埋葬上百人,属于一种聚族而葬的形式,主要分布于土堆西部和西南部。随着家庭及社会等级的分化,中期墓葬多为以家庭为单位形成的小群埋葬,主要分布于土堆东南部。晚期墓葬以个人为单位逐层累叠埋葬,主要分布于土堆上部。

中期墓葬局部图(康利宏 供图)中期墓葬局部图(康利宏 供图)

因不断掩埋墓葬而形成,即最早的墓葬埋葬于较为平整的缓坡生土面上,其后埋入的墓葬逐层累叠,最终形成一个包含大量墓葬的土堆。2号堆系该墓地中规模最大的一处土堆形部族公共墓地,其墓葬分布密集,打破和叠压关系复杂,呈现出自西向东、由低向高的埋葬趋势。2号堆在埋葬早中期墓葬的同时,由北向南不断向外堆积加固,形成土堆形台地,其上再逐层累叠埋葬,形成晚期墓地。元明时期火葬墓再次累叠埋葬在晚期墓地之上,最终形成一个高大的土堆。

分为封土墓和非封土墓,二者之间仅埋葬方式有所差别,财富和社会地位的差别并未影响全体社会成员埋葬于同一墓地中。封土平面均呈椭圆形,剖面呈弧形,由多层砂性黏土逐层拍打夯筑形成,最外层封土多掺和石子加以拍打夯实。多数封土墓的头端位置有圆形或椭圆形的柱洞,推测墓上原立有木柱作为标志。封土墓分布于早、中期墓葬中,尤以部分中期墓葬最为典型和最具代表性。早期封土墓葬规模较小,中期封土墓葬规模更大。晚期墓葬均为竖穴土坑墓,未发现封土现象。早期或中期墓葬周围分布有墓祭活动面,平面形状多不规则,含大量炭屑和烧灰,厚度多为0.03~0.5米。

根据墓坑大小,墓葬分为中型墓和小型墓两种规格。墓主尸骨均已朽坏,少量墓葬仅残留骨痕,从骨痕可判断葬式多为仰身直肢葬。多数墓底残留长方形木板灰痕,推断应有木棺。早期葬式多为单人葬,中期有双人合葬及单人葬,晚期以单人葬为主。

位于2号堆的南部区域,是为构建和加固墓地而特意加工形成的斜坡状堆积。堆积可划分为33层,每层厚薄不均,多上厚下薄,堆积区域亦不一致。堆积可初步分为五期,第一、第二期为早期墓葬埋葬后连续加固后形成,第三、第四期为中期墓葬埋葬后逐渐加固后形成,第五期为晚期墓葬埋葬后加固形成。年代从墓地形成初期一直延续到晚期,大致相当于战国至东汉初期。主要功能包括加固和保护早期墓葬;抬高并扩展墓地范围,形成土堆形台地作为晚期墓地再次埋葬利用;防盗掘等。

早期墓葬多数无随葬品,中期墓葬随葬品数量有所增加,晚期墓葬随葬品在数量和器类上均最为丰富。陶器一般置于墓主足端或下肢两侧,铜兵器多放在墓主胸、腰左右两侧,玉器等饰品多处于死者原来佩戴的位置。陶器有鼎、罐、盘、器盖、豆、壶、瓶等;青铜器和铜铁合铸器包括戈、矛、剑、铍、弩机、箭镞、甲片等兵器,斧、凿、削、铸范等生产工具,鼓、釜、鍪、壶、杯、碗、镜等生活用具,镯、带钩、杖头、铃、扣饰、泡饰、管形饰、片形饰等装饰用品;玉石器有环、耳玦、镯、管、珠、坠等;玛瑙器和绿松石器仅有少量的珠和管。

部分随葬品具有明显的地方特点,如陶器中的罐形鼎和釜形鼎,铜器中的铜鼓、铜壶、铜扣饰、铜戈、铜剑、铜矛、辅汉王印、铜剑鞘等。其中,釜形鼎为侈口、圜底,口径略小于腹径,三实足较矮并外撇;铜壶作蒜头形,直口细长,鼓腹下垂,矮圈足,器身饰尖齿、菱形、翎羽等刻划纹带;辅汉王印系方印,龟纽,篆书“辅汉王印”(或读“王辅汉印”);铜剑鞘为镂空铸件,器型扁薄,上端呈方折形,下端呈圆折形,除装饰云雷纹外,还饰有成蛇和幼蛇构成的镂孔图案。

釜形鼎(康利宏 供图)釜形鼎(康利宏 供图)

铜剑鞘(康利宏 供图)铜剑鞘(康利宏 供图)

该墓地是滇东地区战国至汉代分布范围大、保存较为完整、葬式特殊且规模较大的墓地,以该墓地为代表的青铜文化被看作是滇文化的地方类型,或被命名为“八塔台文化”。

  •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曲靖八塔台与横大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 杨勇.战国秦汉时期云贵高原考古学文化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