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奇斯托波尔。父亲是鞑靼人,伊斯兰教阿訇,母亲是俄国人。1954年毕业于喀山音乐学院。1959年、1962年毕业于莫斯科音乐学院及研究生班,先后师从N.佩伊科和V.舍巴林(作曲)学习。在创作上综合了东西方的宗教、哲学、文化因素,在音乐中融合了东西方传统与现代技法。主要作品有康塔塔《孟菲斯之夜》(1968)、《鲁巴依亚特》(1969)、《感知》(1983)、《题献玛里娜·茨维塔耶娃》(1984);为大型交响乐队写作的《心灵的时刻》(加女中音,1976)、《牺牲祭献》(1980);交响曲《听见……消失……》(1986);室内乐编制的独奏乐器协奏曲,如《钉十字架》(1979);非传统编制的室内乐作品;独奏乐器作品,以及话剧与电影配乐等。她被认为是D.D.肖斯塔科维奇逝世后重要的苏联作曲家之一。
首页
[{"ID":42428,"Name":"艺术学"},{"ID":61172,"Name":"音乐学"},{"ID":150566,"Name":"西方音乐史与当代音乐创作"},{"ID":150570,"Name":"〔人物〕"},{"ID":150573,"Name":"〔作曲〕"}]
. 艺术学 . 音乐学 . 西方音乐史与当代音乐创作 . 〔人物〕 . 〔作曲〕古拜杜林娜,S.A.
/Sofiya Asgatovna Gubaydulina/
最后更新 2022-12-23
浏览 116次
(1931-10-24~ )
苏联作曲家。中文全译名索菲娅·阿斯加托夫娜·古拜杜林娜。
- 英文名称
- Sofiya Asgatovna Gubaydulina
- 全名
- 索菲娅·阿斯加托夫娜·古拜杜林娜
- 国籍
- 苏联
- 出生日期
- 1931-10-24
- 出生地点
- 奇斯托波尔
- 代表作品
- 《孟菲斯之夜》《鲁巴依亚特》《心灵的时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