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学 . 心理学 . 人格心理学 . 人格理论 . 特质取向 . 特质图

责任心特质

/responsibility trait/
条目作者何垚

何垚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360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360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自觉地把分内的事做好和履行道德义务的重要人格特质。表现为个体对自我、他人及所属群体应负责任的自觉意识与积极履行的行为倾向。

英文名称
responsibility trait
所属学科
心理学

是人对现实生活中与他有关的各种责任关系的反映,既可以包含责任心理的认知成分,也可以包含责任心理的情感和意志成分。当个体将价值观与社会行为规范等内化,在生活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产生相应的内心体验,表现出一定的责任行为,便产生责任心。孟子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是一种具有选择能力的品质,人要为德性负责任,成为什么样的人是个体自愿选择行善或为恶的结果。

有关责任心结构的研究,可根据研究方法分为两类:①自上而下的研究。即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设计测验项目,组成问卷,通过因素分析验证理论构想中的结构。②自下而上的研究。即根据词汇学假设,通过量表施测,对数据进行因素分析来揭示存在的维度。后者又包括两种模式:减缩模式和宽泛模式。减缩模式试图寻找一组人格特质标志词,由此组成一个正交的测量,原则是尽量减少这类标志词的数量,使维度数减少。宽泛模式则不排除与其他人格因素的交叉,尽可能囊括责任心概念的全部外延,因而可能包含更多的维度。

与责任心有关的理论包括大五人格模型、三角模型、健全人格理论。大五人格模型中的尽责性在内涵上与责任心有一定的重叠,它评估个体在目标导向行为上的组织、坚持和动机。美国心理学家B.施伦克尔等人的三角模型认为责任心是一种“心理黏合剂”,由责任规则、事件和主体构成,三要素间联结的总强度可以解释责任心的强弱:规则与事件结合成为对规则的理解,规则与主体结合成为主体意愿,事件和主体结合成为主体对行为的控制。健全人格理论认为责任心处于健全人格的第三层次,是幸福进取人生的最基本的品质。

国外代表性测量工具有大五人格测试中的尽责性问卷、责任心形容词核查表(CAC)。中国代表性测量工具有管理者责任心问卷、幼儿责任心问卷、中学生责任心问卷。

  • 况志华,叶浩生.责任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