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外国文学 . 印度梵语文学 . [作家]

薄婆菩提

条目作者黄宝生

黄宝生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234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234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印度梵语戏剧家。约活动于7~8世纪。

原语种名称
Bhavabhūti
国籍
印度
出生地点
波德摩普尔城

生于西南部维达巴国波德摩普尔城的一个婆罗门世家。他学识渊博,自称是“语言大师”。早期他没有获得朝廷恩宠,颇有怀才不遇之感,后来迁居印度北方的学术中心波德婆摩提城,施展戏剧创作才华,成为曲女城国王耶索沃尔曼的宫廷诗人。著有《茉莉和青春》《大雄传》和《后罗摩传》三部戏剧。薄婆菩提的生平是从这些剧本的序幕中获知的。

幕剧《茉莉和青春》描写两对青年追求自主婚姻的故事。剧情讲述维达巴国大臣的儿子青春前往婆德摩婆提国求学,与婆德摩婆提国宰相的女儿茉莉一见钟情,互相爱慕。然而,国王已经同意将茉莉许配给自己的幸臣。茉莉的教母迦曼德吉巧妙安排,促成茉莉和青春自主结婚。同时,另一对青年男女摩格伦德和摩德衍蒂迦也效仿茉莉和青春自主结婚。国王闻讯,派兵前来迦曼德吉的寺院搜捕,青春和摩格伦德奋力抵御。国王目睹他俩英勇非凡,又得知他俩出身高贵,便同意承认既成事实。

七幕剧《大雄传》囊括了史诗《罗摩衍那》前6篇的主要内容:罗摩和悉多结婚、流亡森林、魔王罗波那劫走悉多,罗摩战胜魔王,回国登基为王。但薄婆菩提依照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戏剧艺术需要,对史诗某些情节作了创造性的改动,使罗摩和悉多的婚姻带有恋爱自主的性质,又使剧情发展前后照应,并增强戏剧冲突。

七幕剧《后罗摩传》取材于《罗摩衍那》第7篇中罗摩休妻的故事。剧情讲述罗摩登基后,悉多怀孕在身,城乡居民认为悉多在魔王宫中呆过,不贞洁。罗摩为了取信于民,忍痛遗弃悉多。12年后,恒河女神和大地女神送回悉多。罗摩自认是大罪人,与悉多破镜重圆。薄婆菩提在这个剧本中突破传统观念,创造性改编罗摩休妻的故事,为悉多伸张正义。

薄婆菩提戏剧的艺术特点是语言优美,感情奔放,风格雄健。在梵语戏剧史上,他的声誉仅次于迦梨陀娑。传统认为薄婆菩提能与迦梨陀娑相媲美,主要依靠《后罗摩传》这个剧本。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