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米勒写于1949年。同年获普利策奖与纽约剧评界奖。剧本叙述一个推销员威利因年老体衰被老板辞退,深受打击。两个曾让他引以为傲的儿子也一事无成,大儿子比夫多次离家出走,宁愿去当农业工人,也不愿留在充满竞争与欺诈的大城市;小儿子哈皮是一个小职员,不是勤恳认真地工作,而是通过歪门邪道来满足自己的私欲。只有老伴儿琳达了解他、体贴他,尽一切努力来维护他的尊严,希望能给他一些生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最后,为了使家庭获得一笔人寿保险费而在深夜驾车外出将车撞毁身亡。
此剧证明了美国梦的虚假性,揭示了美国人普遍面临的社会问题,曾被右翼刊物称为“一枚被巧妙地埋藏在美国精神大厦下的定时炸弹”。不仅在美国观众中产生了巨大反响,而且在全世界许多国家上演。1951年被拍成电影。1983年,由米勒亲自导演,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将此剧搬上了中国首都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