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道路从单一的交通功能向交通、生态、游憩和保护等复合功能的转变。反映了工程技术与生态环境、历史文化、景观游憩的有机结合,是生态文明的一种发展。其本质属性有两点:①具有特殊的风景、自然、文化、历史、考古或游憩等品质的公路;②不仅指道路本身,还包括路旁或视域之内的地方,是一个廊道的概念。
根据其发展情况,可分为三个阶段。①20世纪30年代,以公园路、公园道路为主,也出现了少量的风景道路、风景公路,道路临近或者进入公园、历史纪念地等景区景点,展示自然景观且具有一些休闲游憩元素;②20世纪30年代~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遗产廊道、文化线路、历史路、风景路、风景道、风景公路、风景驾车道、风景线路、绿道、自然风景路、森林风景道等众多概念术语,其核心均指路旁或视域之内拥有审美风景、自然、文化、历史、游憩价值、考古学上值得保存和修复的景观道路;③20世纪90年代以后,逐渐统一为风景道, 核心指在路旁或视域之内,拥有审美风景、自然、文化、历史、考古、游憩六种品质的景观道路。
作为一种新型旅游功能区,有助于优化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在保护道路沿途自然人文资源,提升资源品质,促进交通、生态、环境、旅游,景观等协调融合发展,推动地区社会经济增长等方面有无可比拟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