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店集团化管理,是饭店集团成员企业之间在研发、采供、生产、销售、管理等环节紧密联系在一起,协同运作的方式。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欧美国家,中国饭店集团则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萌芽。
以投资或经营饭店业为主体,通过产权关系、管理或品牌输出、业务合作等方式形成的多家企业的集合体。
饭店集团化管理,是饭店集团成员企业之间在研发、采供、生产、销售、管理等环节紧密联系在一起,协同运作的方式。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欧美国家,中国饭店集团则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萌芽。
根据资本、品牌、业务这三个要素的不同组合,可分为四种不同类型:①以资本为纽带的饭店集团。饭店集团总部拥有一定数量的饭店产权或股权,或者拥有饭店的全部产权。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既拥有产权,且自己管理。是饭店集团初始阶段的状态。另一类是拥有产权或者股权,但自己并不直接经营管理这些饭店,而交给专业的饭店管理公司管理,集团的收益为成员饭店的经营利润。这一类属于运作“资本”的企业集团。②资本和专业化管理有机结合的饭店集团,既拥有一定数量的饭店股权,同时自己拥有饭店管理公司,既管理自己的饭店,也管理其他业主的饭店,属于同时用资本和“知本”赚钱的饭店集团。③以管理和品牌输出为主的饭店集团,这类集团不一定持有饭店资产,只输出管理,其所拥有的品牌多为知名的、成熟的管理品牌,这是完全用“知本”赚钱的饭店集团。④以业务为纽带的饭店集团,即饭店联盟,是一种由加入该联盟的独立饭店构成的松散的饭店联合体。饭店联盟是以市场的一些共同性特征为基础,以共同的关注点为主要纽带。
集团直接管理各饭店。也称直营连锁。主要特征为所有权统一、经营权统一、标准统一。主要有自建饭店、合资饭店、收购兼并、租赁经营的四种形成途径。优点:便于饭店管理模式的高度复制;易于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便于塑造品牌与企业形象。弊端:所属饭店自主权较小,影响其活力;自有资本较大,制约企业快速发展;管理系统庞杂,管理成本较高;资本占用集中,存在较大财务风险。直接经营一般是饭店集团起始阶段选择的经营方式。
饭店管理公司通过与饭店业主签署管理合同来取得管理权的扩张方式。又称管理合同式。主要特征为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委托代理、智力资本输出。优势在于,管理方可以承担较少的资本投入及风险,迅速扩张其规模,业主可以避免经验成本,并共享集团资源。委托管理方式的劣势在于,管理方存在形象与品牌管理风险,业主存在经营与财务风险。实施委托管理经营方式的饭店集团,必须具有科学的运营管理模式和足够的职业化饭店经理人。当然,卓越的品牌影响力、理想的客源网络也是单体饭店选择委托管理方式的主要因素。
饭店集团将自己所拥有的品牌、经营模式等以特许经营合同的形式授予被特许者使用,并向被特许者收取相应费用。实质是一种知识产权的转让。主要特征:①特许经营是特许人和受许人之间的契约关系;②特许人允许受许人使用自己的品牌、经营模式等知识产权;③受许人需向特许人支付费用;④受许人在特许方监督与指导下自主经营,在产权和财务上保持独立。对于实施特许经营的饭店集团来说,必须具有卓越的品牌影响力和科学的运营管理模式。当然,理想的客源网络也是单体饭店选择特许经营方式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说,特许经营比较适合标准化程度较高的饭店类型,如中、低档的有限服务饭店。而对于高星级的商务与度假饭店,饭店集团的品牌风险相对会比较大。
与单体饭店运营相比,集团化管理具很大优势:①规模经济效应,即随着产量增加平均成本不断降低而取得的效益。饭店集团一方面通过分摊广告、促销等营销费用,降低成员饭店的营销费用;另一方面通过整体采供体系,必然提高与饭店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此外,它的规模经营也会降低企业在筹资时同各个金融机构的信息和交易成本。②范围经济效应,即集团进行多角化经营、拥有多个市场或产品时,联合经营要比单独经营获得更多的收益。饭店集团通过品牌延伸、产品线延伸及多角化经营,来实现范围经济,分散企业风险。③经验曲线效应,即当企业长期经营某一产品或市场时,多年累积起来的作业经验能使生产作业及业务处理速度加快,从而使产品的单位平均成本趋于下降。饭店集团通过长期运作经验的积累,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可复制的运营模式与服务标准。这既可以避免因为专业而带来的学习成本,也能有效降低饭店建设与经营过程中的管理成本。④市场网络效应,即饭店集团自己的订房系统或强大的营销战略合作伙伴,以及在全球范围的宣传推销活动,为成员饭店客源市场开拓提供了良好保证。同时,横向一体化经营为成员饭店带来内部客源市场,扩大了成员饭店的市场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