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意大利南部卡拉布里亚省,卒于皮耶特拉菲塔。曾参与十字军并到耶路撒冷朝圣,受到触动,成为一名西多会隐修士。1177年,被选举为西西里岛上凯拉佐修院的院长。1184年,受到路西乌斯三世教宗的召见,敦促其抓紧经注疏工作。1191年,放弃院长职务和责任,在深山中度隐修生活。克莱斯汀三世教宗赐予他一项特权,在菲奥里的圣乔瓦尼建立一座自己的隐修院,使其在1196年建立了圣乔瓦尼修会。
约阿希姆被视为具有特殊神恩的先知。在其历史哲学体系中,其“三位一体”框架更具革命性,与三位一体相对应的“三分法”指向“神秘的教会”,与新旧约相对应“两分法”则指向“建制化”教会。就两分法而言,约阿希姆的神秘主义神学史观强调旧约与新约之间的和谐,并将“7”这个数字进一步神秘化。他认为《旧约》中记载了犹太人所遭受的7次迫害,《新约》时代的教会也将遭受7次迫害。他认为,基督降生之前的时代是“圣父时代”,以已婚的平信徒为代表,从亚当一直持续到耶稣降生。从基督降生之后到1260年是“圣子时代”,以教士为代表。在全新开启的“圣灵时代”,僧侣将成为新的“属灵之人”,救赎也将在这个时代“结出果实”。
约阿希姆的写作具有强烈的诗性和艺术性、强烈的图像性。在1937年发现的《图形之书》中,他将自己的历史观具象为图画。主要著作包括《新约与旧约的谐致》《〈启示录〉释义》《十弦琴诗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