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的乒乓球运动经历了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两个时期。1918年,在贵阳市中心大十字出现第一个乒乓球商店。当时学生们用一块带孔的光滑木板作为球拍,用平放在桌上的黑板作为球台打乒乓球。1935年,贵阳举行首次乒乓球单项比赛,12人参赛。1946年,贵阳兴起“星期乒乓球赛”。1948年贵州省组队参加全国第七届运动会乒乓球比赛,2名贵阳运动员入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打乒乓球成为老少皆宜的活动。贵阳市的乒乓球在省和国家级比赛中都取得较好成绩,学校乒乓球教育也得到发展。1955年,贵阳市体委在六广门体育馆恢复了星期乒乓球赛。1957年,贵阳组队参加贵州省乒乓球锦标赛获3项第一、3项第二、2项第三,有5名运动员入选贵州队参加全国锦标赛。1958年,贵州省参加第一届全运会选拔赛,获团体总分和7项冠军。赛后,运动员王家声入选国家队,并在1963年第2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男子团体冠军,成为贵阳乒乓球运动员获得世界性比赛名次的第一人。1960~1965年,贵阳市参加贵州省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获团体总分第一1次,冠军4次,亚军2次,一批优秀运动员入选贵州省专业队。1979年第四届全运会选拔赛后,运动员施仲伟入选国家队。1982年,施美芳与队友合作获全国锦标赛女子双打第三。自1982年起,贵阳市每年组织以小学生为主的“雏鹰起飞”乒乓球赛,乒乓球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发展为四所。截至2014年,贵阳向省专业队输送运动员32名,向国家集训队输送运动员5名。2004年贵阳体工队乒乓球队成立后,参加全省青少年锦标赛一直保持金牌数团体总分和奖牌数第一的好成绩。2008年在首届贵州省农民运动会上贵阳获团体第一、第三各1名,单打第一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