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分七章,主体内容是分析汉语的造词法以及造词法和文字改革的关系。
此书主要特点如下:
①视角独特。此书强调区分构词法和造词法,指出造词法是“研究用什么材料和方法创造新词”,构词法是“研究词的内部结构形式”;造词法是纲,构词法是目,前者统率后者。全书分了五类造词法:词法学造词、句法学造词、修辞学造词、语音学造词和综合式造词。各立专章分别论述。
②立论新颖,不乏创见。此书提出,“造句材料和句子的最小单位的就是词,否则就不是词”,比如“子”“头”“员”都只能做造词的材料,不能做造句的材料,所以不是词。这个提法尽管存在循环论证的嫌疑,但从是否为造句材料的角度来确定词,是一条颇有启发意义的思路。再如,书中把构词词尾分为三类:只有语法意义、能起语法作用的;词汇意义还没完全虚化、能起语法作用的;不具意义但能起语法作用的。这一分类法也为后来的研究所借鉴。
此书是中国第一部研究造词法的专著,把造词问题独立考察,也提出了不少独到的见解,开创了造词法研究的先河。但书中个别观点略显激进,有些地方思虑不够周全,比如,对构词法和造词法的区分没有贯彻到底,修辞学造词法、语音学造词法形成的词不见得没有内部结构,在给造词法分类时运用了不同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