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语言文字 . 词汇学和训诂学 . 词汇学 . 〔著作〕

《北京话单音词词汇》

/Monosyllabic Words of Beijing Dialect/
条目作者史文磊

史文磊

最后更新 2023-03-04
浏览 205
最后更新 2023-03-04
浏览 205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研究现代北京话单音词和构词法、带有例解词典性质的著作。陆志韦(1894~1970)编著。人民出版社1951年初版,科学出版社1956年修订重印。此书曾于1938年以《国语单音词词汇》的名称单独发表。

英文名称
Monosyllabic Words of Beijing Dialect
原名
《国语单音词词汇》
著者
陆志韦
原著出版单位
人民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所属学科
语言文字

全书分两大部分:“说明书”和“词汇”。“说明书”分两章:第一章“汉语的词”,论析了字跟词的分别、词的定义和鉴别等;第二章“单音词的词类”,把汉语的词分为名词、变化词、形容词、指代词、副词、作用词、杂词等类。“词汇”部分按音序详细罗列了北京话的单音词和单音词根,并附有例句,说明每一个词或词根的用法。

此书有如下特点:

语料丰富可靠,全用地道的北京口语。作者花多年时间收集了大量的北京话口语语料,书中收录例句6000多条,“差不多全是从老百姓的口语里听来的”,并有精当的辨析。这对汉语语法研究和当时的汉语拼音的运用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也为20世纪30~50年代的北京话留下了一份珍贵的资料。

方法论上具有开创性。“说明书”阐述了一种分解和鉴定汉语单音词的原则和方法:“同形替代”。比如,要判断“我吃饭”中的“吃”是不是一个词,就可以用下面的同形替代式:

分解、鉴定汉语单音词的同形替代举例
我吃饭我吃饭
我吃面我盛饭
猴儿吃花生我煮饭
…………
注:纵列为一组,即左列为一组同形替代,右列为另一组同形替代。

左边一组句子是把“吃”周围的成分替代出来,右边一组句子是把“吃”替代出来。通过这套手续可知,“吃”是句子里比较可以独立的成分,是一个词。“词”就是“同形替代的法子的最后产品”。该方法尽管存在若干问题,但作者首次提出了一套法子,就如何提取汉语中的词做出了有益的探索,这在当时实属不小的创新。

此外,作者很早就提出“字”跟“词”的分别,这种现代语言学的眼光,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即便在当代,也不过时。

对构词法的研究做出了创新性的尝试。“说明书”的“附录”归纳了26类“名词附加在名词上的格式”,比如“乙是属于甲的”(“笔架”)、“甲是乙的一种”(“梅花”)、“甲是乙的一个”(“树林子”)。这样从成分之间的概念关系上进行刻画,对后来的构词法研究有很大的启发。

  • 邵敬敏.汉语语法学史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 周荐,杨世铁.汉语词汇研究百年史.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