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学 . 公共管理 . 〔公共管理伦理与法治〕 . 廉政建设 . 廉洁政府

制度廉洁性评估

/integrity assessment on system/
条目作者杜治洲

杜治洲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133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133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对相关制度规定,就是否存在容易导致腐败行为发生的漏洞或缺陷进行评估,并及时加以防范、改进的一种制度审查方式。

英文名称
integrity assessment on system
所属学科
公共管理

2010年12月29日,中国政府发布首份《中国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白皮书,阐述了中国执政党和政府反腐败的立场以及所作的不懈努力,全面表达了惩治腐败、有效预防腐败并以反腐成效取信于民的姿态。创新反腐倡廉机制,扩展反腐倡廉工作新领域,是2010年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特点。2011年1月,中国国家预防腐败局印发本年度工作要点,明确了着力推进预防腐败制度建设、全面推行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和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等7项工作重点,制度廉洁性评估工作列在“着力推进预防腐败制度建设”的重要位置。体制性腐败、制度性腐败是反腐败的重点和难题。在反腐败领域,制度具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反腐败活动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二是从制度建设着手,压缩权力裁量余地和权力腐败空间,减少权力滥用和权力寻租的可能性。

在评估工作实施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步骤和手段等称为制度廉洁性评估方法。只有运用科学、有效的评估方法才能将制度廉洁性评估落到实处,取得良好的效果。比较有代表性的制度廉洁性评估方法主要有几种:①“瞻前顾后”评估方法。科学完整的制度廉洁性评估,既要做到“瞻前”评估,又要做到“顾后”审计。所谓“瞻前”评估,就是在制度出台前进行前置审查,及时发现并减少、防止一些容易导致廉洁性问题的制度的出炉。即要通过审慎的廉政风险审查和评估,避免不合格制度通过“合法”方式出台,从而产生制度腐败问题。所谓“顾后”审计,是对已经出台的制度进行执行绩效审计,对那些诸如“带病上岗” “超期服役” “与上位法矛盾”等制度进行完善和处理,避免和纠正制度“抛锚”或“空转”。②程序化评估方法。一些地方在制度廉洁性评估试点时,明确规定了制度制订的必要路径和程序,严格审核把关,从不同层面保证合格制度产生。例如,海南省设置了自查关、审查关、廉审关3道关口,分别通过制度制定单位自查自纠,人大法规部门和政府法制部门的合法性、合理性审查以及纪检监察机关廉洁性评审层层把关方式开展工作。四川省在《制度审查工作方案》中,具体规定了自我审查、专门机构审查、社会审查、领导班子集体审查等流程,以程序化方式进行制度廉洁性评估工作。③内外结合型评估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从内部自我审查和外部意见监督角度出发,将自我评估、横向评估、纵向评估等内部主体组织审查,同学者专家咨询、社会听证、公开征集意见等外部第三方评估组织或个人结合起来,保证了制度廉洁性评估按照科学性、多元化和独立性特点进行。

制度廉洁性评估理论的提出,突破了传统的反腐败对权力约束和对人的廉洁性的要求,将制度也纳入廉政建设的对象,这是廉政理论的重要创新。

  • 梅河清,蔡鹏浩,赵辉.制度廉洁性评估工作探析.中国监察,2012,(12).
  • 赵丽涛.中国制度廉洁性评估研究.创新,2014,(4):26-29.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