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学 . 档案学 . 电子文件管理 . 电子文件系统

可信数字仓储

/trusted digital repository; TDR/
条目作者钱毅

钱毅

最后更新 2022-12-29
浏览 144
最后更新 2022-12-29
浏览 144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负责维护电子文件和长期保存利用的数字档案馆系统。

英文名称
trusted digital repository; TDR
所属学科
档案学

可信数字仓储作为负责数字资源长期、可靠的管理和维护的机构组织,按照普遍接受的协议和标准设计完整的运行系统,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实施方案,并且有持续的财政支持和规范的评价系统,能够为资源提供者和用户长期负责。

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RLG)与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OCLC)于2002年联合发布《可信数字仓储:属性与责任》报告,提出可信数字仓储的主要目标在于“始终向特定组织提供长期可靠的数字资源访问服务”。并基于开放档案信息系统(OAIS)参考模型提出了具体的可信数字仓储属性框架和责任框架,为可信数字仓储未来的推广实施、认证、相关标准制定等提供了顶层参考模型。可信数字仓储属性框架总结概括了能反映数字仓储长期负责可信的关键属性特征,主要包括7个方面:符合OAIS参考模型、运作和管理责任、组织活力、财务的可持续性、技术和操作过程的适宜性、系统安全性以及过程的可说明性。可信数字仓储责任框架将责任者为保障其正常运作所需承担的职责划分为高层组织管理责任和实际操作责任,并作了详细界定。

2003年,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和美国国家档案管理局(NARA)联合开展数字仓储认证(RDRC)项目,于2005年8月发布了认证标准草案。草案经修改完善,于2007年2月由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对外正式发布,成为《可信数字仓储审核与认证:指标体系与核查表(TRAC)》认证标准。该标准将可信数字仓储认证评估指标分为组织结构、数字对象管理和技术与安全3层,下设4大类84项细化指标,配有操作性较强的考察表,为认证提供了具体通用的审核工具。

此外,国际上还有一些可信数字仓储认证的标准,例如德国NESTOR项目组2006年发布的《可信数字仓储标准目录》、美国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于2011年发布的《可信数字仓储审计与认证》(CCSDS 652.0-M-1—2011)等。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继承和融合已有标准的基础上,2012年发布了《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可信数字仓储审计与认证》(ISO 16363:2012),首次提供了一个国际通用的可信数字仓储认证标准。两年后发布《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数字仓储审计与认证机构要求》,面向基于ISO16363开展数字仓储审计与认证的机构提出规范要求。

具有代表性的应用有:加拿大图书馆档案馆(LAC)于2007年5月发布的“可信数字仓储三年(2008—2010)计划”,国际性的大学图书馆联合组织——研究图书馆中心(CRL)的“TDR 评估标准与方法”项目,澳大利亚的“可持续仓储联盟(APSR)”项目以及欧洲联盟的“用于保存、获取、检索的文化、艺术、科学知识(CASPAR)”项目等。

  • 韩珂,祝忠明.可信数字仓储认证体系研究.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7,(6):5-10.
  • 何欢欢.可信数字仓储的构建与认证.情报资料工作,2008,(6):40-42 ,49.
  • 徐拥军,张倩.加拿大图书档案馆的数字保存策略——可信数字仓储.档案学研究,2014,(3):90-96.
  • 蒋术.《电子文件管理系统通用功能要求》与ISO 16175-2:2011的比较研究.档案,2015,(8):5-9.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