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学 .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职业心理学

/occupational psychology/
条目作者田丽丽

田丽丽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427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427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以人-职业-环境为对象,研究个体在职业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应用社会心理学分支。目的是引导个体选择与自己心理特质相符合的职业,从而提高职业绩效,以适应职业发展和职业改变。

英文名称
occupational psychology
所属学科
心理学

20世纪初,为适应现代工业发展所带来的劳动分工精细化以及对人-职匹配越来越高的要求,职业心理学在美国产生。美国职业心理学之父F.帕森斯于1908年在波士顿创设职业局,标志着美国职业心理学实践应用的正式开始与美国职业心理辅导的诞生。当时,新兴的职业辅导对提高人们的就业素质、改善职员的社会适应状况和提高职业组织的生产绩效发挥了积极作用。20世纪初到50年代,职业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与职业的匹配以及人的能力因素与职业的互相联系方面。两次世界大战相继爆发,差异心理学原理被引入职业心理学,职业心理学得以进一步发展。当时大量的新兵入伍,军队迫切需要对新兵的能力进行甄别,以便人尽其才,同时由于军队本身对能力的要求与民用部门不同,军队需要对各类军人的能力进行测量,以便取得标准化的常模,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个以智力和能力差异为根据的职业等级量表。这一研究推动了检测各种职业才能的量表的发展,明尼苏达大学是当时这方面研究的重要基地,其中帕森斯等人的研究起到一种示范作用。研究促进了职业测量的进一步发展,随后出现了美国职业服务中心编制的一般能力倾向成套测验(GATB)和美国心理学社团编制的差异能力倾向测验(DAT)。使用量表进行职业评估和匹配在英、法、日等国家也得到应用和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测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心理卫生和临床心理学的迅速发展,以及大量心理学家转向民用方面研究,学者们从应急性的职业匹配研究转向具有长远意义的事业心理发展研究。美国学者E.金兹伯格等人于1951年出版的《职业选择》一书,标志着职业心理学成为一门正式学科。1952年,美国国家职业指导协会与其他人事方面的学术组织合作,组成美国人事与辅导协会(APGA),出版《人事与辅导杂志》。职业心理学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

职业心理学引进中国较早,民国时期近代科学的先驱者和经济管理学的倡导者在实业救国、科学救国和教育救国的理念指导下,利用留学欧美的有利条件,较为及时地引进了科学管理和职业心理学知识。后来,职业心理学主要通过黄炎培等人创立的中华职业教育社传播,进行了职业测验和技能测验的应用,这一阶段主要是对职业心理学进行简单介绍和实践职业心理学的基本工作。不过中国的职业心理学研究水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但与其相关的工业心理学却一直发展,甚至替代了职业心理学。20世纪70年代以后,以生命全程研究为主题的专著出版开始逐年增长。生命全程心理学不但得到了公认,而且成为心理学中最受关注的一个运动方向或一种发展方向。职业心理学家正在开展休闲、家人提供的情感支持以及职场之外如何处理工作压力等全程研究。

从关注职业组织及其员工发展与促进个体职业社会化的角度出发,职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可以分为6个方面:①职业选择和职业适应。职业选择指个体根据自己所掌握的职业信息,从自身的需求职业指导职业指导、兴趣或者价值观出发进行职业决策。职业适应指个体通过对工作的评价以及不断调整自身以适应工作的过程。职业心理学能够帮助个体从自身的职业需要、职业兴趣、价值观等方面出发,结合自身素质特点进行职业选择,完成职业适应,提高职业适应的能力。②职业心理健康。职业心理学重视个体在职业活动过程中产生的职业心理健康问题,发现各种危害职业心理健康的行为,提出应对挫折、冲突和职业倦怠等心理健康问题的办法。③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职业生涯规划帮助个体结合人生发展周期与职业生涯发展模式,制定与个体成长目标相应的职业生涯计划,方便组织更好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职业心理学为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及工具,帮助个体或组织规划管理职业生涯,帮助员工适应和成长。④职业指导。当个体在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遇到困难时,职业指导能协助个体了解自己和职业。职业指导是根据职业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技术帮助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中的个体提高决策、适应的心理能力。职业指导工作者通常会提供社会职业的信息,对个体的能力和个性等进行测验,给出求职建议,指导终生职业发展等。学校职业指导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树立职业观。⑤职业心理咨询。个体进入职业岗位后,可能会遇到职业变动、职业发展困惑、职业与生活平衡等问题,这时需要求助职业心理咨询。职业心理咨询建立在心理咨询和职业指导之上,借助心理学原理、方法和技术,协助当事人自我了解,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增强心理适应,促进心理健康。职业心理咨询包括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⑥组织的人员选拔。职业心理选拔依据职业活动结构的特点及对劳动者的职业活动要求,借助心理学的测验或非测验技术,对应职人员在该职业或专业领域的适合状况进行预测和评定,从而使选拔更加科学、有效。

职业心理学的研究采用自然观察法、问卷法和测验法、访谈法、实验法、产品和日记分析法等方法。职业心理学家会在正常的职业活动中观察被试的职业行为和活动表现。问卷法和测验法是职业心理学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耗资低、使用方便、简单易行等优点,因此在职业能力测定、人才选拔、职业培训、职业指导等方面广为普及,但易被误用,真实性较低;访谈法有时用于考察职业中个体的心理特征,如通过结构化访谈可以了解一个人是否具备与岗位匹配的个性特征或能力,通过行为事件访谈(如要求受访者谈论和主题相关的制定政策的工作经验)可以了解一个人是否具备制定政策的能力。产品和日记分析法用于解释人们的职业心理和行为,如对员工职业心理健康、幸福感的研究,可以通过对一部分员工连续半个月的日记进行分析。产品和日记法具有真实性,但由于产品和日记内容无法全面展示职业心理和行为,因此只能用作辅助工具。

作为应用心理学的分支,职业心理学有时被等同为工业心理学,但两者存在一定的差异。职业心理学关注“让人适应工作”,关注职业指导、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规划等领域;而工业心理学既关注“让人适应工作”,也关注“让工作适应人”,其内容是对员工、职场、组织所进行的科学研究,研究领域包括工程心理学、组织心理学、劳动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等。

职业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有关。个体从了解职业、形成职业意识,到选择和适应自己的职业角色,最终完成退休是一种社会化过程,称为职业社会化。涉及职业心理发展、制定职业生涯计划。职业心理学也与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心理测量学有关。由于现代劳动分工越发复杂,不同的职业要求不同的特质,职业指导的部分任务是帮助个体认识自己,对个体的能力和个性进行测量,从而给出求职建议,完成职业选择。而心理测量学则为职业指导、职业选择与人才选拔提供工具。

  • 孟慧.职业心理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