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学 .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 社会化 . 人际知觉

人际知觉

/interpersonal perception/
最后更新 2022-02-16
浏览 338
最后更新 2022-02-16
浏览 338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个人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又称人际认知、人际关系知觉。

英文名称
interpersonal perception
又称
人际认知、人际关系知觉
所属学科
心理学

人际知觉属于社会知觉的范畴,实质是个人对所处人际关系与社会环境进行觉察和反应的过程。社会中人必然处在各种人际关系之中,正确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状况对促进人际交往、维护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人际知觉主要包括:①对自我与他人关系的知觉。涉及自我与他人的互动状况以及互动的结果评价,如交往方式、交往频率、交往意愿、交往情感情绪等方面的认识与判断。②对他人之间关系的知觉。知觉者作为观察者对他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与交往状况的认知与评价。③对个人在社会关系与群体中角色和地位的知觉。基于自我与他人、他人与他人的关系状况,人们可以对个人在人际关系网络、群体和社会情境中的角色与地位进行认知与判断。

①互动性。在人际知觉过程中,知觉者与知觉对象处于对等的地位并双向认知,知觉产生和发展于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之中。②间接性。知觉者会综合运用所获得的外部信息来进行认知加工,对他人外部特征与行为线索等人与人之间关系状况进行间接推论和判断。③一致性。知觉者在进行关系的信息加工过程中依从一致性、非矛盾性原则,形成对人际关系的一致性认知结果。④情感关联性。人际知觉的主体是人,情感情绪伴随人际知觉的过程,人际知觉的结果也会产生或影响人的情感情绪。

人际知觉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①人际知觉受人际关系本身的特点影响,人际关系的简单或复杂、长久或短暂、稳定或变化、正式或非正式等状况都会影响人们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和判断。②知觉者与知觉对象本身的特点、知识经验、情绪状态、态度倾向、个性特征等会影响人际知觉的结果。③知觉者与他人的相似性、互补性对人际关系的性质判断有重要影响。相似性是人际吸引的重要条件,互补性反映了人际关系对象的相互需要程度,对人际知觉具有线索或框架作用。④人际知觉还受到一系列心理因素,如第一印象、晕轮效应、定型倾向、认知图式、投射作用以及情绪作用等的影响。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