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学 . 计算机科学技术 . 信息安全 . 密码学 . 密码协议 . 密码协议分析

形式逻辑分析

/analyzing cryptographic protocols in mathematical logic/
条目作者薛锐陆思琦
条目作者薛锐

薛锐

陆思琦

陆思琦

最后更新 2022-12-23
浏览 149
最后更新 2022-12-23
浏览 149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利用数理逻辑分析密码协议安全性的方法。密码协议形式化分析方法的一类。

英文名称
analyzing cryptographic protocols in mathematical logic
所属学科
计算机科学技术

利用逻辑方法对密码协议进行分析时,从协议描述的用户会话消息出发,在初始假设的基础上,利用逻辑公理,通过一系列推理,证明协议是否满足安全属性,如图所示。

密码协议形式逻辑分析原理密码协议形式逻辑分析原理

逻辑分析法又称逻辑推理法,起源于Burrows、Abadi和Needham提出的BAN逻辑,BAN逻辑将体现信念的认知模态逻辑用于安全协议的分析,其中协议主体的信念被描述为一组公式,新的信念可由一组推理规则可从原有的信念得到。BAN逻辑的语法区分为3种密码要素:主体、密钥和时鲜值,协议的每个消息表达为该逻辑的1个公式。假设代表参与协议的主体,代表密钥,是公式,逻辑的基本公式形式及含义如下:

表示相信相信真;

表示看见曾经收到过包含的消息并读到了

表示曾经说过曾经发过过包含的消息;

表示可以裁定,信任对于的真值的判定;

表示是新鲜的,在当前协议运行前没有被发送过;

表示共享一个好的密钥

表示具有密钥,相应的私钥只有和他信任的人知道;

表示共享秘密

表示用加密后的消息;

表示与公式的结合。

BAN逻辑的推导规则直观的反映了逻辑公式构造的语义。定义逻辑公式成立则成立,记为:

BAN逻辑包含以下推理规则:

①消息意义规则:

②公钥意义规则:

③新鲜性规则:

④时鲜值验证规则:

⑤裁定规则:

BAN逻辑直观、易用且应用广泛。为补足BAN逻辑的局限性,随后提出了GNY逻辑、AT逻辑、SVO逻辑等BAN类逻辑。此外,为满足不同密码属性和应用环境的需求,完善逻辑分析方法,又提出了适用于电子商务的Kailar逻辑和验证时间相关的CS逻辑。以上密码协议逻辑可靠性建立在逻辑语义上,要保证计算可靠性,需要建立计算语义,CPCL、IK逻辑和计算不可区分逻辑(CIL)便是均为具备计算可靠性的密码协议逻辑分析方法。由于逻辑分析方法难以完全反映协议运行的全貌,应用背景兼容性局限,分析结果相对不够准确,逻辑分析方法研究已经不能成为唯一准确分析密码协议的方法。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