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语言文字 . 音系学(含音韵学) . 汉语音韵学 . 汉语语音 . 古音

譬况

/metaphorical transcription approach/
条目作者田恒金

田恒金

最后更新 2023-11-16
浏览 309
最后更新 2023-11-16
浏览 309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汉代出现的一种用近似的事物打比方来说明描写发音状况的汉字注音方法。

英文名称
metaphorical transcription approach
创立时间
汉代
所属学科
语言文字

汉代的经师在为儒家经典注音时采用了直音读若、譬况等注音手段。其中所谓“譬况”注音,如何休《春秋公羊传》注:“言‘乃’内而深,言‘而’外而浅。”高诱《淮南子》注:“‘辚’读近‘蔺’,急舌言之乃得也。”这些材料里面所说的“内而深”“外而浅”“急舌言”都是对发音状况进行的描写。《颜氏家训·音辞》:“逮郑玄注六经,高诱解《吕览》《淮南》,许慎造《说文》,刘熹制《释名》,始有譬况、假借以证字音耳。”作为一种初创时期的注音方法,譬况法的缺陷是很明显的,由于缺少对发音生理的科学认识以及客观统一的描写方法,对发音状况的描写往往主观随意,令人难以准确把握。 

  • 王力.中国语言学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 方平权.试论反切以前的注音.云梦学刊,1986,(S1):66-70.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