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毯以江孜地毯最负盛名,另外,拉萨、贡噶、浪卡子、朗县、丁青、察雅等地也出产地毯。
藏毯历史悠久,1959年在诺木洪塔里他里哈遗址出土的公元前10世纪的彩色毛席残片,被认为是手工藏毯的始祖。历经3000年的实践提炼和发展,藏毯已成为最有代表性的藏族传统手工艺品,并以其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图案,精湛和独特的织造工艺,成为世界名毯之一。
藏毯具有隔潮御寒、保温取暖的作用,是长期生活在高寒地区的人们不可或缺的用品。藏毯的品种有地毯、炕毯、坐毯等,多采用藏北高原的优质羊毛和牦牛毛为原料,经天然植物和矿物染料染色,通过梳、纺、捯线、手工纺织、平剪和洗涤制作等生产流程而制成,毯面平软厚实、色泽鲜艳、洗涤不褪色。还有一类薄毯采用青藏高原特有的藏细绵羊毛为原料制成,其图案简单,颜色素淡,也可经人工分选出天然带有不同色彩的羊毛,无须染色就可纺成彩色纱线并经过编织形成不同的花色及图案。
在藏毯的传统生产工艺中,穿杆结扣法是其特有的栽绒方法,编织密度是纵向每5厘米9~13个结。不同于通常的“8”字扣打结的每头儿必砍,将绒纱同时缠绕在经线和编织杆上,并且连续操作直到一定长度才砍绒一次,同时抽出编织杆,因此,藏毯的织造强度低而效率高。藏毯栽绒长、绒头粗,毯面呈现特有的重叠而分明的横向条纹,且毯面可割绒,也可圈绒。
传统藏毯的图案有佛八宝、暗八仙、国王七宝等,既有来源于印度的佛教文化,也有来自汉道教文化以及汉文化的琴棋书画和梅兰竹菊等。贵族多使用虎皮纹、狮纹以及龙凤纹等,而平民则多用花草纹。藏毯的构图形式以传统式为主,还有自由式、龙凤式,形式常随品种不同而不同。藏毯配色极富地域特色,表现为颜色艳丽、纯度高、对比强烈,色彩构图穿插灵活,与藏族建筑彩画的装饰风格一脉相承。
西藏地毯织法独特,图案原始自然,色彩搭配热情奔放,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