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将疏水基团接在甘氨酸和丙氨酸上,合成氨基酸表面活性剂。氨基酸是两性物质,在氨基酸分子中氮原子或碳原子上引入烃基(疏水基),得到氨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氨基丙酸。氨基酸属于生物质原料,来源广泛,毒副作用小,抗菌能力强、性能温和,刺激性小且生物降解性优,生产工艺绿色化,具有良好的乳化、润湿、增溶、分散、起泡等性能。因此,氨基酸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可再生物质来源的新型绿色环保表面活性剂。
根据亲水基中阴离子部分的不同,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可分为羧酸型、磺酸型、硫酸型或亚硫酸型和磷酸型氨基酸两性表面活性剂。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具有两性表面活性剂的等电点特性。体系pH大于等电点时表现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pH小于等电点时表现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当阳离子性和阴离子性正好在平衡的等电点时,亲水性变小,生成沉淀。为充分发挥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必须在偏离等电点pH的水溶液中使用。
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主要应用于化妆品产品,如洗面奶、沐浴露、香波等日化产品中;也应用于生物医药中改善药物溶解性、提取RNA或DNA、免疫学等方面;或食品中的添加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