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编毛巾主要由地纱和毛圈纱采用经编组织编织而成。
地纱包括成圈纱和衬纬纱,通常采用涤纶,其单丝为圆形截面,线密度在11~16特,毛圈纱通常采用涤/锦复合超细纤维,线密度为18特左右。织物编织完成后需要进行开纤处理,使得纤维中涤/锦两种组分间的结合力变小且发生分离,最终导致纤维沿轴向收缩,横截面尺寸增加、刚度降低、柔性增加等。毛圈纱也有用纯棉纱线的,通常可以用29.2特或者36.4特的纯棉纱。
①经编毛巾织物的地组织设计
地组织常采用编链与衬纬配合的底布,同时为了形成毛圈,需留出空针,即采用1穿1空的穿纱方式。例如GB2:0-0/5-5//,GB3:1-0/0-1//。
②经编毛巾织物的毛圈组织设计
由于采用脱圈法来形成毛圈,因此毛圈组织的穿纱也需采用1穿1空的方式。在KS4FBZ经编机上编织时,毛圈前梳GB1常采用横移奇数针距的经平组织,如0-1/4-3//等,而毛圈后梳GB4常采用将毛圈纱垫在空针上的衬纬组织,如2-3/0-0/3-2/5-5//等,毛圈组织脱圈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图中较粗的毛圈纱跨越奇数针距垫在没有底布编织的纵行上,在偶数横列发生脱圈,脱圈后的原始线圈受应力作用最终形成了毛圈效果。若采用装有贾卡装置KSJ4/1FBZ经编机进行生产,则可在织物工艺反面产生丰富的提花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