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泛分布于世界热带和亚热带,主产南半球,少数种属分布于欧洲温带地区和亚洲亚热带至温带。多数种适应于季节性干燥的生境。中国南北各省均有分布。
多年生草本,具块茎、根茎或鳞茎。叶多基生,多少呈线形、条形、带形、剑形和管状,多全缘。伞形花序,通常具总苞,总苞片1至数枚,膜质,有时佛焰苞状;花两性,辐射对称或左右对称;花被片6,2轮;花被管和副花冠存在或不存在;雄蕊通常6,着生于花被管喉部或基生,花药背着或基着,通常内向开裂;子房下位,3室,中轴胎座,每室胚珠多数或少数,花柱细长,柱头头状或3裂。蒴果多数背裂或不整齐开裂,少为浆果状;种子含有胚乳。染色体基数x=6~12,14,15,23。
本科常置于天门冬目下,但其范围变化较大,曾包括100多属(不含葱属),1200多种。分子系统学支持本科是单系类群,许多属已被移出,如龙舌兰属(Agave)已移入天门冬科(Asparagaceae),仙茅属(Curculigo)已独立为仙茅科(Hypoxidaceae),在四川发现的芒苞草属(Acanthochlamys)已并入翡若翠科(Velloziaceae),原来的鸢尾蒜属(Ixiolirion)已独立成鸢尾蒜科(Ixioliriaceae)。但是,原来在广义百合科的葱属(Allium)在APG Ⅰ系统中认为应独立成葱科(Alliaceae),与石蒜科近缘。在APG Ⅲ系统中,支持并入石蒜科。全世界约有61属(含葱属),1350种。中国约有6属(含葱属),160种,其中60种为中国特有,有一些为引种。
本科许多种类富有经济价值,观赏植物有水仙(Narcissus tazetta var. chinensis,图1~图3)、君子兰(Clivia miniata)、朱顶红(Hippeastrum rutilum,图4、图5)、文殊兰属(Crinum)及石蒜属(Lycoris)植物等。石蒜属还是很好的药用植物,其鳞茎均含有石蒜碱,可入药;水仙除栽培供观赏外,鳞茎也含有石蒜碱、多花水仙碱等,可供药用。代表物种有石蒜(Lycoris radiata,图6~图8)和中国石蒜(Lycoris chinen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