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廷北洋大臣李鸿章署检。光绪十六年(1890)夏在天津出版,是第一部由中国人编写的北洋水师学堂使用的海洋测量教材。
全书共6册,8卷。卷1、卷2针对距离、高度、面积等测量问题,讲述三角测量方法。指出“以短絜长曰量,从远推算曰测,测之法起于弧,弧之对为角,成角之线为边。边与边遇,三角由之而生。论平面边角相求之理,而平三角法之学乃出”。卷3、卷4、卷5主要讲述地球知识,以及天度、经纬度测算问题;卷6、卷7讲述航海导航诸法,包括已知两地经纬度,求距离、罗盘方向;已知船舰起程地点并罗盘方向、距离,求到达地点的经纬度;在中纬度海区,已知两地经纬度,求距离、罗盘方向等。卷8是北洋水师学堂考题,共20题。还附有瑞典、俄罗斯、英吉利、法兰西、罗马、合众国、好望角、印度、秘鲁等国家子午线每度测量长度表。
此书继承中国古代测算著作传统,以算例集的体例撰写,所列133个例题均有图解、测算说明、计算公式,可以在测量中比照应用。例如第101题,“设有兵船一军,分三队,向东而行,每点钟6(英)里。第一队由提督管带。第二队在第一队之北,北东向相距6(英)里,由总兵管带。第三队为一巡海之船,在第一队之南,迤南向相距10(英)里。提督勘得敌军在东南向,令总兵驶至督船之东南向,相距3(英)里。令巡船驶至正东向,相距5(英)里。同时,拨出数船往助总兵所领之队。如督军照前向东而行,每点钟6(英)里,总兵所领之军加速,每点钟行10(英)里,巡船14(英)里。问总兵船、巡船应行之盘向、距数及到站所需时刻?并拨出数船之速率(俾能与总兵船同时到站)?”这样贴近实战的例题实用性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