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身为国家测绘总局资料馆,是国家测绘总局于1958年7月将总局资料分析处划出并增编成立的,1982年改名为全国测绘资料中心。1986年,全国测绘资料中心和国家遥感中心资料服务部业务整合,成立全国测绘资料信息中心。1987年全国测绘资料信息中心加挂国家测绘档案资料馆的牌子。1995年全国测绘资料信息中心与中国测绘工程规划设计中心合并,成立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加挂国家测绘档案资料馆的牌子。国家测绘档案资料馆主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莲花池西路28号,档案库房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百胜村1号,库房面积约2858平方米。
国家测绘档案资料馆
负责收集、整理和保管国家测绘地理信息档案的机构。
- 英文名称
- National surveying and Mapping Archive
- 所属学科
- 测绘学
主要负责收集、整理、保管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活动中形成的重要测绘档案,包括航空航天遥感影像获取、大地测量、测绘地理信息采集与更新、地理信息数据库建库与维护、地理国情监测(普查)、应急测绘保障服务、测绘成果与地理信息应用、境界测绘、公开地图制作、测绘科学技术研究等项目档案,以及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中国和国际出版的专题图、地图集等资料。
国家测绘档案资料馆自成立以来,收藏了多种类型的测绘档案资料,数量超过300万件、7万卷。保存的档案资料有纸质档案、胶片和数字档案,以及一定数量的丝绸地图、盲文地图及手绘地图等。国家测绘档案资料馆保存了大量民国地图档案和一定数量的古地图,年代最早的是宋末明初的《历代地理指掌图》,距今已有千年。较为珍贵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美国、苏联等国测制出版的中国部分地区行政区划地图、军用地形图以及国民党统治时期测制的地图等。
国家测绘档案资料馆加强技术能力建设,积极推进档案数字化与信息化,负责实施了“国家测绘成果档案存储与服务设施”等国家重大项目,研发了测绘地理信息档案管理系统、虚拟库房管理系统、档案目录发布服务系统等档案信息化产品;编制了一系列测绘地理信息档案标准规范,完善了测绘地理信息档案管理的各项制度,提升了档案资源管理水平,较好地保护了测绘历史记忆,服务测绘科技创新,保障了各级用户对测绘信息的应用需求。
国家测绘档案资料馆作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档案的保管和服务部门,坚持以服务为导向,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强化服务功能,先后为国家重大工程、科学研究等提供国家测绘基准、基础航空摄影、卫星遥感影像、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基础地理信息、专题应用等测绘档案资料服务,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测绘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