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经济的概念接近于数字经济的概念。比特经济中的“比特”为计算机专业术语,是由英文bit(binary digit,二进制位)音译而来,是信息量的度量单位。美国学者C.E.香农(Claude Elwood Shannon,1916~2001)在他的信息论奠基之作《传播的数学理论》(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中引入了bit一词,描述其为“一个具有两种稳定状态的设备可以存储的信息量即为1比特”。美国学者N.尼葛洛庞蒂(Nicholas Negroponte)在《数字化生存》中也提到:比特没有颜色、尺寸或重量,能以光速传播,是信息的最小单位,是一种存在的状态,是数字化计算中的基本粒子。
比特经济是一种以电脑字节为基础的经济,而非过去建立在物理原子基础上的经济,所有的交易信息均通过数据传递,是一种新经济形式。比特产品是比特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以比特或比特流形式存在的信息产品和服务,如搜索引擎、电子邮件、电子商务、互联网平台等。比特产品的生产特性主要有非稀缺性和规模经济性,消费特性主要有无损耗性、增值性、非独占性、经验性、相对性和时效性,其交换特性主要有传输便利性、交互方式多样性、交换价值的不确定性和权属的非完整性。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一系列基于数字信息而产生的商业逐渐形成,并由此形成了比特经济。
比特经济实现了通过不需要制造和存储成本的商品获取利润的可能,它可以增加效率、释放资源、服务客户、发挥员工潜能,是企业运作方式的根本改变。比特经济作为一种数字经济能够规避存储运输成本,大规模地生产和复制,能够满足长尾消费者小众化、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为消费者节约了时间和经历,也能为生产者带来丰厚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