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频地震能够获得薄层和小型沉积圈闭的高分辨率图像,并实现深部目标体的清晰成像,提供更多的地层结构及细节信息,提高地震资料的解释水平,同时提供更加稳定的反演结果,有利于更快、更准地自动拾取层位,甚至可以用来指导岩性和流体的直接检测。西方地球物理公司、法国CGG等多家公司相继推出宽频地震采集与处理技术,并已在全球很多地区进行应用。
要获得宽频的地震信息,可以在震源激发时尽可能产生较宽的频谱,还可以在接收和数据处理过程中尽量保持宽频信息:在陆上地震数据采集中,对于可控震源进行适当设计,定制扫描,激发低频信号,利用检波器能够记录低于2赫兹的低频信息;在海上数据采集中,可通过对拖缆的不同布设方式,如变频深采集、上/下缆采集方法获得宽频信息。变缆深拖缆采集技术的拖缆深度是一个变量,拖缆的深度由浅到深,随着偏移距的增大而增加,缆深变化范围通常在5~50米,以优化地震信号的带宽。变缆深采集的地震数据频谱范围可以从2.5赫兹到150赫兹,比常规数据频谱宽很多。海上宽频地震勘探技术不但能改善盐下、玄武岩下等深层构造成像,还能提高薄层、隐蔽圈闭、特殊岩性体等难识别矿区成像品质,因而能提高地震资料的解释精度,降低勘探风险。
宽频地震技术从采集设备、处理、反演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在各种情况下,低频端和高频端的拓宽均显著提高了地震资料品质,尤其改进了对盐下、玄武岩下深部地质环境的穿透力和照明,为地震资料解释提供了依据,提高了地震资料的解释水平。在石油勘探领域,宽频地震技术作为提高地震成像精度的利器,能有效拓宽资料频带,改善信噪比,提高分辨率,未来市场应用前景广阔。中国海洋油气勘探以新生代碎屑岩油气藏为主,面临着地下构造复杂、小断块小构造发育、储层薄等诸多不利条件,对宽频地震资料有着很现实的需求。国外先进的宽频地震技术采用单发激发、单点接收、室内组合处理的方式,形成了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的宽频地震勘探技术方案,应用范围涉及海上、陆上及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