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牵引系统的发展可分为直流牵引系统和交流牵引系统两个阶段。
直流牵引系统阶段。直流牵引系统使用直流牵引电机及其控制设备。最早采用电气牵引系统的地下铁道车辆是1896年通车的布达佩斯地铁。从那时开始到19世纪70年代中期,国际上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本都采用了直流牵引系统。在中国,北京地铁从1965年7月1日开建,1969年10月1日建成通车,从那时开始到1993年,地铁车辆采用的也是直流牵引系统。
交流牵引系统阶段。交流牵引系统采用交流牵引电机及其控制设备。20世纪70年代末期,德、法等欧洲国家以及日本等国加紧研制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交流牵引系统。80年代初期,随着开关频率高、控制方式简单的电力电子器件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ate turn off thyristor; GTO)研制成功,采用交流牵引系统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日渐多起来。进入90年代,开关频率更高、控制方式更简单的电力电子器件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 IGBT)研制成熟并开始量产,采用交流牵引系统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迅速增加,直流牵引系统逐步不再使用。中国于1992年在北京地铁复八线(现北京地铁一号线复兴门至四惠东段)地铁车辆招标文件中,首次明确采用交流牵引系统。紧接着广州地铁1号线地铁车辆招标,也明确采用交流牵引系统。以北京、广州地铁车辆为先导,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不再采用直流牵引系统,进入了交流牵引系统阶段。21世纪初,中国的国产化交流牵引系统研制成功,投入量产,并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