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学 . 土木工程 . 土木工程材料 . 土木工程用非金属材料 . 建筑陶瓷

琉璃制品

/colour glazed earthenware/
条目作者冯乃谦蔡光汀陈伟
条目作者冯乃谦

冯乃谦

蔡光汀

蔡光汀

陈伟

陈伟

最后更新 2024-12-05
浏览 192
最后更新 2024-12-05
浏览 192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施釉的陶瓷或玻璃制品。该词起源于汉代,原为“流离”,后演变为“瑠璃”。

英文名称
colour glazed earthenware
所属学科
土木工程

琉璃制品最早出现于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中国琉璃制品的发展始于汉代,盛行于唐代,明清时期达到全盛。汉代创造呈翡翠绿的低温彩釉,以氧化铅为助熔剂,该制品光滑平整,釉层清澈通透。唐三彩的出现,标志着釉料色彩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盛行的有赭、黄、绿、蓝、白等色。琉璃制品胎质坚实,经久耐用,色彩亮丽,具有独特的中国风格。按用途可分为建筑琉璃制品(琉璃瓦、琉璃砖等)、建筑装饰雕塑琉璃制品和琉璃工艺美术品(琉璃桌凳、鱼缸、花盆和花瓶等)3大类。其中建筑琉璃制品产量最大。

建筑琉璃制品是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经配料、混料、成型、干燥、施釉、烧成等工序制成。建筑琉璃制品按品种分为瓦类、脊类、饰件。瓦类根据形状可进一步分为板瓦、筒瓦、滴水瓦、沟头瓦、J形瓦、S形瓦和其他异形瓦等。建筑琉璃制品的坯用原料有陶土、泥质页岩、煤矸石等黏土质原料和石英砂(砂岩)、砂质黏土、低温烧结的矿物废渣等瘠性料。釉料种类有生铅釉、铅硼熔块釉、长石釉、钠钙釉、生料釉加少量熔块等。釉的颜色有金黄、翠绿、天蓝、银黑、铝灰、孔雀蓝和玫瑰红等。为适应现代建筑风格,施的釉除了色彩鲜艳、高光泽、半透明的特点外,还有乳浊、无光等效果;西式瓦中还有不施釉的土胎瓦。

由于建筑琉璃制品品种规格繁多,尤其是中式琉璃瓦的配套件非常复杂,因此对造型简单、配套量大的品种使用全自动或半机械化生产方式,对造型复杂或配套量小的品种用手工或半机械化生产。中国南北方生产的琉璃制品各具风格,南方一般采用一次烧成,烧成温度较高,多用生料釉;北方采用二次烧成,以熔块釉为主,烧成温度较低。成型的方法有半干压成型、塑压成型、注浆成型、挤压成型、手工印模成型等。施釉采用浸釉、淋釉、喷釉等。烧成采用辊道窑、隧道窑。

琉璃制品要求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如抗折强度、吸水率、耐急冷急热性能、耐冻性能,以及化学性能如防腐蚀性和防酸能力(大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琉璃制品外观要求光滑整洁、釉色鲜亮纯正、造型纹样规整清晰。《建筑琉璃制品》(JC/T 765)规定了建筑琉璃制品的定义、分类、规格及标记、一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说明。

图1 古建筑顶的琉璃瓦图1 古建筑顶的琉璃瓦

图2 晚清民国彩色琉璃窗图2 晚清民国彩色琉璃窗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