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医药文献《注医典》《回回药方三十六卷》《白色宫殿》《拜地依药书》等中有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维吾尔药分册》中有收载。《拜地依药书》记载一般以“不结果实的雄石榴花朵”入药。维吾尔医还分别药用石榴的果实(酸味果实称“酸石榴”,甜味果实称“甜石榴”)、果皮、种子等,其功能主治有所不同。
石榴花
石榴科植物石榴(Punica granatum)的干燥花瓣。也有文献记载以花朵入药。药材维吾尔语音译名“阿那尔古丽”“古丽那尔”“朱来那尔”“阿那尔克坡里”等。维吾尔族医学常用特色药材。
- 英文名称
- Shiliuhua
- 拉丁文名称
- GRANATI FLOS
- 所属学科
- 中医药
石榴为著名水果(图1),原产巴尔干半岛至伊朗及其邻近地区,全世界温带、热带地区均有种植。中国汉代时即有引种栽培,《齐民要术》即有栽培记载,中医药古籍《图经本草》和《本草纲目》还记载有不同的(栽培)品种。夏季盛花期采集开放的花朵(花瓣)(图2),晒干。
药材(干燥花)多皱缩,有的破碎,压扁,完整者以水湿润后展开,花朵全体呈狭钟状,长3~5厘米,直径3~4厘米;花萼筒钟状,革质,红色,顶端6裂;花瓣6,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形或卵圆形,鲜红色或暗红色,有羽状网脉,边缘微波状,具疏而浅的钝锯齿,质地柔软皱缩;雄蕊多数,花药黄色。气微,味微酸而涩。
石榴花为二级干寒,味酸、涩。功能收敛止泻、止汗止血,用于腹泻日久;外用于出血不止,口舌生疮,脱肛,痔疮,口臭牙痛,牙龈红肿、溃疡,皮肤瘙痒。
含没食子酸[注]、儿茶素[注]、石榴酸[注]、芦丁[注]、芹菜素[注]、芹菜素-7-O-葡萄糖苷[注]、苜蓿素[注]等多酚类成分;3-糖醛[注]、甲基氨基甲酸邻仲丁基苯基酯[注]、α-荜澄茄油烯[注]、榄香烯[注]、石竹烯[注]、愈创木烯[注]、长叶烯醛[注]等挥发油类;2S,3S,4S-三羟基戊酸[注]、棕榈酸[注]等有机酸类;此外,还含有齐墩果酸[注]、熊果酸[注]、胡萝卜苷[注]等。
石榴花的乙醇提取物对Ⅱ型糖尿病氧化损伤具有抗氧化效应,对糖尿病大鼠的血管内皮具有保护作用。石榴花多酚的提取物对胰岛素抵抗大鼠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对Ⅱ型糖尿病伴高血脂大鼠的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糖尿病和肥胖引发的脂肪肝具有保护作用。对醋酸致痛小鼠模型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对角叉菜胶所致鼠足肿胀动物模型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注医典》记载石榴花固涩、提肌等,用于各种漏症、脱肛等;《白色宫殿》云石榴花疗肠道溃疡、咳血、各种溃疡等;《药物之园》言能燥湿,止痔疮出血,祛风止痒,芳香除臭,防炎肿恶化等。石榴花性寒,酸涩而收敛,维吾尔医临床主要用于湿热性或血液质性疾病,单味或入复方使用。如石榴花单味煎汤内服用于腹泻痢疾、咳血、各种溃疡、牙龈溃疡、疝气、痔疮出血、经水过多等;以石榴花为主药的“止血开日瓦片”,功能收敛、止血、止泻,用于异常体液质所致的各种出血症,如胃肠出血、便血、尿血、慢性腹泻;以石榴花为主药制成的“苏努尼古丽那尔牙粉”,功能收敛止血、清热消炎、除腐固牙、芳香除臭,用于牙龈红肿、出血、溃疡、牙齿松动、口腔溃疡、口臭;配伍有石榴花的“玛木然止泻胶囊”,功能清除败血、降解异常胆液质过盛、止泻,用于腹痛泻痢、呕恶、消化不良;用量:内服3~6克,外用适量;或入汤剂、散剂、牙粉、敷剂、漱口剂等。
维医认为石榴花用量过多或长期服用可引起阻塞,导致头痛,可以西黄芪胶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