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对产生的逆过程。可用狄拉克电子理论和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过程来解释。低能正负电子对湮没后可产生一对0.51兆电子伏的γ光子,其发射方向相反,为180°。鉴于电子对湮没效应这一特性,已广泛用于生物医学、辐射探测、材料性质以及其他学科研究中。在核技术应用方面,利用加速器和放射性钠等产生的低能正电子与介质中电子的湮没现象可用于研究固体的晶体缺陷以及化学动力学。钠-22是一个广泛应用的正电子核素,也可用加速器来产生正电子束,开展正电子湮没技术的应用。 另外,现代核医学临床诊断用的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PET)也是基于正电子湮没效应。PET[注]及其与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T)和核磁共振技术(NMR)的联用,可提升医学诊断水平,PET与质子治疗等技术的结合可实现诊断和治疗一体化,正在迅速发展中。
电子对湮没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上选择浏览(共2个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