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强盛的朝代,对海外有着巨大影响。宋代,“唐”一词已经成为东南海外诸国对中国的代称。历宋、元至明,外国将中国或与中国有关的事物称之为“唐”。不仅以“唐”作为“中国”之地的代称,而且称中国人为“唐人”。海外的华侨华人往往也自称“唐人”,他们聚居的地方便称“唐人街”。唐人街最早叫“大唐街”。
唐人街的形成,是因为华人移居海外,在面对新环境时,需要同舟共济,抱团取暖,故群居一处,成为华侨华人在异国他乡生活的一个历史见证。在16世纪以前,唐人街主要分布在中国周边国家。19世纪初期,唐人街在美国和加拿大形成。19世纪中叶,唐人街遍及全世界。唐人街保持着中国的风俗习惯,讲各省方言或普通话。这里有中国百货店、中文书店、学校、报社、华人社团、中国式庙宇、祠堂等,唐人街成为当地人眼中的中华文化区的代名词,是外国人眼里的小中国。
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华侨华人日渐富裕,他们在海外地位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华人移民选择迁离唐人街,一些地区的唐人街出现老化现象。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华人新移民的增多,唐人街得到新的发展,商业日趋多元化。如今,唐人街不仅是老华侨的故地、新华侨的聚会所,而且是各国多元文化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