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
首页 . 管理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一般管理理论 . 〔管理原理与管理效应〕 . 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

/halo effect/
条目作者方德斌

方德斌

最后更新 2022-12-23
浏览 345
最后更新 2022-12-23
浏览 345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知觉对象的某个积极特征被泛化,并影响对其整体印象的人际知觉偏差。是一种影响人际认知的心理现象。又称晕轮效应。这种现象具有爱屋及乌的特征,就如同月晕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所以被形象地称为光环效应。

英文名称
halo effect
又称
晕轮效应
所属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

光环效应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E.L.桑代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桑代克认为,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例如,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好人,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人,他就会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的品质。

光环效应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主观心理臆测,其错误在于:①抓住事物的个别特征以推及一般特征;②将无实际内在关联的特征联系在一起,断言有一种特征就必然会有另一种特征;③认为好就全都肯定,认为坏就全部否定,这是一种受主观偏见支配的绝对化倾向。

日常生活中,光环效应主要表现为以貌取人,以服装定地位、性格,或者以初次言谈定人的才能与品德等方面。在对陌生人进行评价时,这种现象尤其明显。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应当警惕光环效应的影响,避免陷入光环效应的误区。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