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幅频率是激发极化总场电位差振幅因频率不同而引起变化的百分率。在频率域研究激发极化,至少要用两个不同频率的电流来激发(见图)。
为了获得明显的激发极化效应,必须使一个电流的频率充分低(记为),这时地下介质得到充分的激发,测得的
中含有足够的IP电位(即二次电位),相当于时间域里的
;另一个电流的频率充分高(记为
),使得地下的介质来不及产生激发极化,测得的
接近于
。为了与时间域的名词术语相区别,在频率域中,是用视幅频率(记为
)来表征激发极化的,定义为:
视幅频率不但与地下介质的性质有关,还与频率对(
)的选择有关。如果
和
十分接近,显然
,得不到地下介质的激发极化信息。由于
是由频率变化而引起的一个无量纲的百分率,西方地球物理学家称它为“百分频率效应”(percent frequency effect,缩写为PFE)。
比较视极化率和视幅频率
的公式可知,视幅频率
与视极化率
的物理意义是等效的。在极限情况下(
,
,充电时间趋向无穷大,断电后观测时间趋向于零),
和
在数值上是相等的。实际应用中不可能达到极限情况,故一般
和
在数值上并不相等,但二者的变化规律相同。所以,我们只说“等效”而不说“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