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学 . 考古学 . 新石器时代考古 . 北方地区 . 红山文化

那斯台遗址

/Nasitai/
最后更新 2023-10-17
浏览 299
最后更新 2023-10-17
浏览 299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中国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遗址。那斯台又称那日斯台。

英文名称
Nasitai
所处时代
新石器至青铜时代
所属文化
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
位置
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那日斯台村
第一次发掘时间
1981

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那日斯台村,东濒西拉木伦河北支查干木伦河。面积150万平方米。1981年发掘。包括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等阶段的遗存,以红山文化遗存为主。为西拉木伦河流域高等级红山文化遗址。

遗迹主要有红山文化半地穴式房址等,遗物有陶器、石器、玉器、石雕等。陶器式样纷繁,黑彩麟纹、勾云纹等彩陶纹饰与牛河梁遗址群出土筒形器(见红山文化筒形器)的彩陶纹饰如出一辙,小口双耳罐腹部装饰的菱形彩纹表明红山文化彩陶源自兴隆洼文化。磨制石斧、磨制双孔石刀、凝灰碎屑岩磨制石耜、压削而成的三角形细石镞等红山文化典型石器形制规整,数量众多。共采集玉器100多件,其中玉鸮、玉鱼、玉蚕、玦形玉猪龙、兽首玉饰、勾云形玉器、三孔玉梳背、玉纺瓜、玉斧、玉管、玉珠、璜形玉器等属红山文化。此外,还发现有动物造型的石雕和2尊石人雕像。较大的一尊石人雕像已残,通高35.5厘米,作蹲踞状,两臂弯曲向前,五官清晰,自眉间沿前额向上有一道微凸的隆脊,颅顶正中残存2个小凸。较小的一尊石人雕像通体磨光,高19.4厘米,呈跪姿,两臂屈于胸前,作合掌状,鼻梁高凸,双目呈“八”字形,口部未表现,头顶有3层“相轮”状雕饰。

动物石雕和石人雕像动物石雕和石人雕像

  • 巴林右旗博物馆.内蒙古巴林右旗那斯台遗址调查.考古,1987,(6):28-39.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